日本小學老師崗位越來越不吃香了

2019/09/03


  日本公立小學老師崗位的受歡迎程度持續下降。在東京今年的錄用考試中,報考倍率為2.4倍(報考人數與錄用人數之比),刷新歷史最低紀錄。由於應對新設科目和校園欺淩問題導致負擔增加以及長時間工作,小學老師的工作令人敬而遠之。各地的教育委員會展開了減輕老師負擔等宣傳,但是效果如何還不好説。在專家之間有聲音指出,應該進行新的嘗試,例如增加錄用來自民間的老師等。

    

  「難以想像面對孩子工作的場景」。在大阪市的教育相關企業就職的男性(23歲)曾夢想當一名小學老師,他大學就讀師範專業,但是甚至沒有考取教師資格證,最後進入民營企業工作。

  

     

  讓他放棄當小學老師夢想的契機是進入大學後到小學做兼職的經歷。看著每天十分忙碌的小學老師,他開始擔心「自己能和孩子好好溝通嗎」。此外,還擔心編程和英語等新的教育內容將導致負擔進一步增加。

        

  從目前正在實施的日本2019年度公立小學老師錄用考試來看,東京的報考倍率同比降低0.3個百分點,降至2.4倍。錄用人數不變,但報考人數減少了約450人。埼玉縣的報考倍率降低了0.5個百分點,愛知縣降低了0.3個百分點,報考人數位居前三的都縣的報考倍率均出現下降。

       

  日本文部科學省4月公佈的調查結果顯示,全國的老師錄用考試的報考倍率在2017年度為3.2倍,創出歷史新低,連續7年下降。

    

日本的1年級小學生和老師(2019年7月19日,東京)

          

  早稻田大學教授田中博之(教育工學)表示,「在學校,通常認為報考倍率低於3倍則優秀老師的比例將迅速下降,低於2倍老師的整體品質會出現問題」。

       


      

  報考倍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有經驗的資深老師大量退休而增加了錄用人數,但是應聘人數則出現減少。

       

  近年來,為教育第2波嬰兒潮時期出生的孩子而於1970年代錄用的老師相繼退休。日本小學老師的錄用人數從2009年度的約1.2萬人開始持續增加,2018年度增至接近1.6萬人。

 

新潟縣教委宣傳老師招聘資訊的推特帳號

    

  然而,應聘人數卻沒有增加。其背景是小學老師的工作負擔越來越重。從2020年度開始,英語和編程將成為日本小學的必修科目。老師除了負責全部科目的授課外,還需要應對校園欺淩等問題。

     

  此外,老師的長時間工作也成為常態。日本小學老師的人氣明顯低於公立初中(報考倍率為6.8倍)和公立高中(報考倍率為7.7倍)老師。

       

  日本文部科學省的相關負責人表示,由於經濟復甦,學生流向增加錄用的民營企業,這也成為小學老師人氣下降的原因之一。

      

  「如果倍率進一步下降,可能對老師的品質産生影響」。新潟縣2017年度的倍率為1.8倍,在日本全國最低,縣教委抱有強烈危機感。為了增加應聘人數,從2019年度開始針對老師免除音樂和體育考試,並通過社交網站呼籲大家參加説明會。2019年度的應徵人數同比增加了300人,時隔4年首次出現增加。

 

東京教委製作的漫畫

   

  東京教委也從2019年度開始製作介紹老師日常工作的漫畫。

    


     

  此外,還宣傳推進勞動方式改革,例如配備負責幫老師印刷材料等的工作人員。為了宣傳小學老師的工作價值,還在網上公開了介紹老師1天工作內容的視頻。

       

  日本教育研究家妹尾昌俊指出,「如果能夠推進勞動方式改革,建立讓有經驗的資深老師和年富力強的老師有餘力培養新老師的機制,師資力量將獲得提升」。其同時表示,「還有必要採取增加錄用民間老師和返聘退休老師等措施」。

       

  討論引入「教科擔任制」,減輕小學老師負擔

     

  日本文部科學省正致力於消除老師長時間勞動的狀況。例如通知各都道府縣教育委員會,在7月暑假期間設置長時間的封校日等,以確保老師能夠休假。

     

  中央教育審議會也匯總了旨在消除公立學校老師長時間勞動的報告,原則上把加班時間上限設定在「每月45小時以內」,要求各學校遵守。

           

  今後,為了減少每位小學老師的授課時間,還計劃討論引入由專門的老師教授特定科目的「教科擔任制」。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佈的調查結果顯示,日本小學老師的工作時間是經合組織成員國中最長的,達到每週54.4小時。

       

  日本小學老師的授課時間與其他國家相倣,但是事務性工作(5.2小時)以及與同事的共同作業和交流(4.1小時)耗費時間較長。日本中學老師的工作時間也比經合組織成員國的平均值長17.7小時,達到每週56.0小時。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