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紀來首次!日本女性就業率超50%

2019/02/02


      日本總務省2月1日發佈的勞動力調查數據顯示,2018年日本全部年齡段的女性的就業率達到51.3%,時隔50年首次超過50%。其背景是構建兼顧人手不足和女性育兒的勞動環境的舉措取得進展。從不同行業來看,2018年增加的就業者中,有4成被住宿餐飲業和醫療福祉行業吸收。可見要提高日本整體的勞動生産效率,推進服務業的改革成為當務之急。

     

工作的日本女性(資料)

  

      2018年男女合計的平均就業者人數達6664萬人,創下有可比數據的1953年以來的最高紀錄。50年前從事農業和自營業等家業的女性較多,因此就業率也一度比較高。

   

      女性就業者為2946萬人,比上年增加87萬人。增加人數是男性(45萬人)的近2倍。從不同年齡層女性的就業率來看,25~34歲為77.6%,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35~44歲為75.8%,比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

  

      女性的就業率因孕産和育兒在30多歲時出現下降,40多歲重新呈上升趨勢。按年齡層劃分的話會呈現「M字形曲線」現象。近年來,能夠兼顧工作和育兒的勞動方式出現擴大,使得離職的女性減少,「M字形曲線」現象也正逐漸消失。

     

  

      2018年,年輕女性的就業率也大幅上升。15~24歲的增長率為3.9個百分點,為各年齡層中最高。其背景是,由於人手短缺,兼職的就業條件得到改善,例如允許短時間工作及招聘無經驗者。據日本大型獵頭公司Recruit Jops調查,2018年2月日本三大都市圈(東京圈、東海、關西)兼職和打零工招聘的平均時薪為1058日元,創歷史新高。

  

      從不同行業來看,女性就業者增加最多的是住宿和餐飲服務業。2018年平均為260萬人,比上年增加20萬人。在看護設施等醫療福祉行業工作的女性增加14萬人,持續增加。

   

      據日本生産性本部調查,從每人平均勞動生産率(顯示勞動者創造的附加價值)來看,2015~2017年剔除物價波動因素影響後的平均上升率為0.3%,低於2010~2014年的0.6%。其背景是,從勞動者整體來看,勞動者就職的行業從金融等行業向生産效率較低的服務業轉移。

  


      看護和餐飲等行業的薪資也比其他行業低。SMBC日興證券的宮前耕也表示,「25~44歲女性就業率(的上升),最早將在20年代上半期迎來極限」。提高服務業的生産效率,以及服務業從業者的薪資水準成為今後的課題。

     

  

      包括老年人在內,女性的就業率超過5成顯示出日本勞動方式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不過較男性的7成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在北歐各國,15~64歲女性的就業率達到8成,而同年齡層日本女性的就業率僅為7成,支援女性兼顧工作和育兒等,勞動力方式改革似乎仍有餘地。

  

      65歲以上老年人的就業率為24.3%,75歲以上為9.8%,均有所提高。不過,由於健康壽命延長,有工作意願的老年人出現增多,因此老年人的就業率似乎也有上升空間。

    

      日本政府討論對法律進行修改,以確保公民工作到70歲的機會。要促進老年人活躍於社會,還必須對人事和薪資制度進行調整,實現以能力和工作意願評價勞動者,而非年齡的就業體系。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