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勞工組織:疫情或使全球2500萬人失業

2020/03/20


  國際勞工組織(ILO)3月18日發佈報告稱,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全球最多將增加2500萬失業人口。在全球各地,工廠停工、店舖停業的行動接連不斷,企業活動嚴重停滯。此次疫情導致的失業人數可能超過2008~2009年金融危機(約2200萬人失業)。

   

  國際勞工組織總幹事蓋·萊德表示,「新型冠狀病毒不僅對健康構成危機,還對勞動市場和經濟構成危機」。受病毒感染擴大影響,很多企業採用在家辦公方式。該組織預測,勞動時間和工資減少、勞動條件變差的「不完全就業」將大幅擴大。

  

日本上班族在通勤(東京千代田區)

        

  勞動時間減少將影響勞動者的收入。據國際勞工組織推算,2020年底之前至少將産生8600億美元的收入損失,最多將損失3.4萬億美元。可能陷入收入減少導致個人消費趨冷,企業活動進一步停滯的惡性循環。該組織尤其擔心年輕人、老年人、女性和移民的就業形勢。

   

  另一方面,國際勞工組織強調,如果各國能夠出台保護勞動者的政策,疫情對就業的衝擊將大幅減弱。據推算,影響最低的情況下,將僅增加530萬失業者。

      

  作為具體對策,國際勞工組織列舉了減輕中小企業的納稅負擔、擴充補助金和貸款等。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細川倫太郎  日內瓦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