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率二戰後最糟,就業危機向美國靠近

2020/05/09


       4月的美國就業統計顯示失業率為14.7%,為二戰後最糟糕的情況。新冠疫情正將美國經濟漸漸推向就業危機,如果處於較低水準的企業破産進一步增加,美國有可能喪失作為經濟恢復前提的工作崗位提供者。川普政府將著手討論基礎設施投資和大規模減稅等進一步的追加經濟對策。

 

 

       在20082009年金融危機時,從大型證券企業雷曼兄弟破産到失業率達到10%用了1年時間。此次由於新冠病毒危機加強,失業率在1個月裏就達到兩位數。就業人數減少約2000萬人,減少至13340萬人,也就是説,在1個月裏失去了金融危機後10年裏增加的雇用崗位。

 

       失業率達到二戰後最嚴重水準,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的數據顯示,已惡化至大蕭條後高達15%左右的1940年的水準。在始於1929年的大蕭條時,此前僅為3%的失業率經過4年後惡化至25%。1941年以後才降到10%以下。

 

 

       由於美國政府的就業支撐舉措和部分重啟經濟活動,高盛認為「城市封鎖已過頂峰」。該公司針對失業率預測稱,79月為最糟糕時期,2021年將重新降至10%以下。預計基本不會出現類似大蕭條時的失業率高居不下的局面。

 

       其前提是避免提供工作崗位的企業破産。4月的破産件數約為38400件,同比減少46%。美國經濟強制勞動者接受暫時解雇等,將就業作為經濟的調節閥,另一方面,企業容易生存下去。目前的狀態是期待在放棄勞動者的同時,快速擺脫新冠危機,通過政府的經濟對策等維持資金。

 


 

       不過,如果疫情再次擴大,就業惡化將看不到終點。全部500家店被迫停業的服裝連鎖企業J.Crew Group54日申請適用《破産法》。高檔百貨店Neiman Marcus也在7日申請破産。消費者避免前往人群密集處,難以指望零售店和餐飲店能早日恢復。

 

華盛頓州停業中的餐廳(reuters)

 

       此外,「看不到的失業」也在增加。勞動力人口從3月的16300萬人減至4月的15600萬人。這顯示出很多離職者放棄找工作、退出勞動力市場,此類人口未被列入失業率。有觀點指出4月的實際失業率達到20%左右。

 

       美國川普政府認為創造就業機會是當務之急,將討論基礎設施投資和大規模減稅等追加舉措。此外,近3萬億美元的經濟對策支柱——中小企業雇用維持資金是截至6月底的臨時措施,可能需要延長。在1930年代大蕭條時,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在中途轉向財政緊縮,經濟復甦推遲至40年代。為了避免新冠危機趨於長期化,需要最大力度的政策應對。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河浪武史 華盛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