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2015/01/12
![]() |
精工愛普生的情商學習班正在活動 |
高橋篤生(26歲)在情商測試中,得到了「自我表達不積極」的評價。高橋反省到以前自己在會議上很少發言,現在能夠「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並在此基礎上引導其他人説出自己的想法」,他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自身的變化。現在與周圍人的關係也變得更好了。
![]() |
精工愛普生以工會為中心,引入了情商學習班。這是因為「製造産品無法靠一個人完成」。
EQ:英語全稱為EmotionalIntelligence Quotient,中文稱為「情商」。是指人把控自身的情緒或感情以及理解並感受他人情緒或感情的能力。EQ往往被認為是衡量人類心理智力的指數。在有關IQ(Intelligence Quotient,智商)的高低與在社會上獲得成功的因果關係的調查中,EQ被作為成功人士的共同特點之一而受到關注。1990年,美國耶魯大學教授彼得·塞拉維和新罕布希爾大學教授瓊·梅耶率先提出了相關概念。EQ與IQ不同,其被認為受到遺傳等先天性因素影響較少,而且通過教育和訓練則有可能提高。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