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中國創業者——程濤

2017/08/16


  popIn株式會社是一家起源於東京大學的新創企業,提供檢測網頁內容得到多大程度深入閱讀的服務。社長程濤(35歲)來自中國,漂洋過海到日本創業後,2015年popIn被百度收歸旗下,2017年popIn走出日本開始在海外營業,經營範圍進一步擴大。

  

popIn的社長程濤

 

  「喂,你好!某某公司的訂單確定了嗎?」、「營業進展怎麼樣?」——在popIn總部所在地東京六本木森大廈的一間辦公室裏,聽到的全是中文。

 

  2017年春季,popIn在台灣設立辦公室,還在南韓開設分公司,正式在當地開展營業活動。坐陣指揮的程濤每天都要與當地工作人員及相關人進行電話溝通。

  

  popIn正在開發檢測網站報道和廣告在多大程度上被閱覽的技術。通過對顯示用戶閱讀量的「閱讀率」和瀏覽正文所用的「閱讀時間」進行分析,使用數值顯示網站內容得到多大程度的深入閱讀。

 

  該技術提供給新聞網站的運營商等,在日本已有約430家網站引入。在南韓和台灣合計約有130家網站正在使用。

 

  2017年1月,popIn與百度聯合開發了利用百度人工智慧(AI)技術的圖像分析引擎。這種引擎能對用戶在網站上瀏覽的圖像內容、瀏覽時間、點擊量進行分析,可實現精準推薦相似圖像和報道。例如,如果烤牛肉蓋飯的圖像被瀏覽得多,就推薦烤牛排等的圖像和文章。據稱,該技術很快就在約20家網站得到應用。

  

使用AI(人工智慧)推薦並顯示類似圖像的新功能的示意圖

 

  程濤創業的契機是在東京大學讀研時的一次赴美推介活動。那時是2007年,蘋果公司剛剛發佈第一代「iPhone」。程濤開發出把在iPhone上看到的部分內容剪切過來就能進行搜索的程式,並向美國投資者進行介紹。

 

  「這個能行」,一位投資者的話讓程濤下定了創業的決心。在大學方面的大力支援下,程濤僅用半年時間就成立了popIn。他把一起讀研的留學生們拉過來組建了搜索技術開發團隊,會計工作則交給擅長與數字打交道的家庭主婦兼職人員。

 


 

  但程濤也遇到一些困難。他當時還是在校留學生,因簽證問題不能擔任popIn首任社長,在約半年時間裏都是委託朋友「代理」,他本人則以打工者的身份在popIn工作。在完成碩士課程後,他才正式擔任社長。

  

  企業最初也經歷過一段艱難時期,在程濤把經營模式轉向BtoB(企業對企業)後,2010年首次實現了單月盈利。隨後,popIn開始提供作為目前主力服務的精確度測定技術,借助網路媒體普及這股東風,客戶數量不斷增加。

 

  進入百度旗下後,popIn還可以利用百度的開發資源。從2017年起著力通過新服務擴展業務範圍。

 

  程濤的本職工作是開發軟體,但據説他私下裏卻喜歡擺弄各種機器設備。經常都會和家人試驗如何用8台放映機取得最好的觀影效果。

 

  近來,吸引程濤關注的是美國亞馬遜和谷歌等已經實現商品化的智慧音箱。智慧音箱具備語音播報天氣資訊、為用戶提供商品和服務建議等功能,程濤期待popIn的技術能為其帶來新的可能性。

 

  程濤為新技術豐富人們的日常生活描繪出一幅美好藍圖。他表示,未來將不僅能預報當天天氣,還能提供穿衣建議。

——————————

  程濤:

  1982年出生於河南,2001年赴日。東京工業大學畢業後,進入東京大學情報理工學系研究科。2008年讀碩士期間創建了popIn。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