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在法國併購頻遭反對
2015/01/19
中國民營投資公司復星集團決定收購大型渡假設施運營商地中海俱樂部(Club Med)。1月2日,作為收購競爭的對手,義大利商人宣佈取消收購提案,因此出價9億歐元的復星的收購變得沒有意外。
但是,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FN)高官表示了擔憂,稱「地中海俱樂部將成為中國海俱樂部」。其擔憂的是由於具有悠久歷史的法國企業併入中國企業旗下,法國的認同感將受到威脅。
國民陣線在2014年3月的統一地方選舉和5月的歐洲議會選舉中明顯崛起,有觀點認為,主席馬琳•勒龐(Marine Le Pen)將在2017年的法國總統選舉中成為強有力的競爭者。對於經濟低迷和失業的不滿正將法國民眾推向該黨。該黨此前一直主張限制移民和脫離歐元區,而中國也成為了新的被排斥對象。
此外,中國企業對法國南部圖盧茲機場的出資也遭受了反對。2014年12月4日,法國政府宣佈將該機場49.9%的股權出售給中國資本組成的組合。
該組合由涉足道路和港口運營的中國山東省政府下屬的綜合交通集團、山東高速集團等組成。這是中國資本對法國機場的首次出資,併購額達到約3億歐元。剩餘的股份將由法國政府和當地地方政府等繼續持有。
法國政府表示「50.1%為法國資本」,尋求各方理解。但圖盧茲是飛機製造巨頭空中巴士的根據地,新型飛機頻繁在該機場進程試驗飛行。據法國媒體報道,法國政府當初曾計劃出售60%股權,但遭到當地企業的強烈反對,隨後改變計劃,決定由法國方面維持過半數股權。
對於中國企業入股法國傳統企業以及機場等主要基礎設施,法國人似乎感到不舒服,進而表示了反對。當然,法國人並非不習慣於外國企業的出資。法國足球甲級聯賽的招牌球隊、巴黎聖日耳曼足球俱樂部就是卡達資本。而最高檔酒店克利翁酒店(Hotel de Crillon)則由沙烏地阿拉伯王室控制。
法國媒體介紹專家的評論稱,「中東資金在很久之前就進入法國,但對於中國或許仍感到格格不入」。但在英國,中國企業正在加強存在感,例如參與核電站建設等。
由於歐洲經濟的低迷,民族主義崛起,易於走向排外。有分析認為,法國應對全球化進展緩慢這一問題也是引發對中國企業強烈反對的因素。
(竹內康雄 巴黎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