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液晶面板廠商逆勢投資的理由
2015/12/07
![]() |
量産65英吋以上面板
合肥是內陸城市,作為《三國演義》中的古戰場非常有名。京東方將向相當於17個東京巨蛋體育場的佔地投入400億元,建造大型玻璃基板(2.94米×3.37米)的加工工廠,過夏普「第10代」的最尖端工廠。此舉應對的是在中國需求迅速擴大的65英吋以上大型電視和螢幕面板的量産體制。月産能達到9萬枚,2018年投入運作。對於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面板具有優勢的京東方來説,將成為殺入「主陣地」的真正挑戰。
京東方的母體是位於北京市的國有電子管工廠,1993年進行機構重組後,形成了作為前身的北京東方電子集團(Beijing Oriental Electronics)。現在採用首個字母的「BOE「成為英語公司名。進入2000年代後,京東方全面啟動液了晶面板的生産。在電視面板領域排在世界第5位,在智慧手機等中小尺寸面板方面排在世界第7位。包括合肥在內,將在爭取2017~2018年投入運作的前提下迅速建立3家工廠,以擴大市佔率。
![]() |
政府做後盾
京東方董事長王東升似乎並不介意當前的行情低迷。王東升認為標準顯示産品,每36個月價格下降約50%。根據這個被公司內部稱為「王氏定律」的經驗法則,價格自然會下滑。為了實現下一步飛躍,京東方不惜進行大筆投資。
京東方強勢姿態的背後有著強有力的後盾作支撐。京東方是「準國有企業」,第一大股東是北京市政府下屬的國有資産管理中心,根本無需擔憂資金問題。合肥的新工廠也有當地政府提供資金扶持。預定在南部福建福州市和內陸四川成都建設的新工廠也有當地政府做強大後盾。
不過只是追求規模的話,將走不長遠。京東方2015年1~9月銷售額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44%,增至364億2千萬元,但凈利潤卻僅增長7%,約為20億元。
支撐王東升通過技術革新開拓新市場這一方針的便是用高薪從日本、南韓及台灣等液晶已開發國家和地區聘請來的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京東方的研發費佔銷售額整體的7~8%。還將面向可穿戴終端和汽車等領域大力開拓新業務。並且將加緊確立有望成為下一代面板的有機EL面板的量産技術。京東方希望在增強産能的同時實現技術創新,向全球首位寶座發起挑戰。
中國液晶面板會和過剩鋼鐵一樣嗎?
不僅僅是京東方,其他中國液晶面板企業也在預計顯示液晶面板行情波動的「迴圈」接下來將進入景氣期,正持續實施大膽的設備投資。
TCL集團子公司、在液晶面板領域位居中國第2位的華星光電(CSOT)CEO薄連明表示2016年將陷入供給過剩。但該公司將增強位於廣東省深圳市的工廠的産能。還將在湖北省武漢市新建高精細麵板工廠,著眼行情低迷之後的需求復甦。
專注於生産面向智慧手機等的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的天馬微電子將投資約合4500億日元,推進2個工廠的投産準備工作。生産子公司廈門天馬的總經理王磊自信地表示客戶希望我們生産高精細麵板。
中國各液晶面板廠商增強産能的結果,也可能和已經選入類似光伏和鋼鐵廠商陷入的供應過剩的泥沼。
中國液晶面板廠商做好了眼下收益惡化的準備持續投資。日韓台的廠商有必要認真應對這種奮不顧身的戰略。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細川幸太郎 東京、阿部哲也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