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將稱霸2018年的中國智慧手機市場?

2018/03/12


       在全球最大智慧手機市場中國,銷售競爭變得更加激烈。中國市場2017年出貨量首次低於上年,2018年仍將比較低迷,為了維持市佔率,各大企業積極採取行動。不過,曾經勢頭強勁的OPPO和vivo自2017年下半年開始面臨份額2位數大幅下降的苦惱,而2017年首次躍居首位的華為技術也不能高枕無憂。

 

       2017年中國智慧手機市場(按出貨量計算)比2016年下降4.9%,降至4億4430萬部。自2012年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以來,中國一直拉動著智慧手機銷售,因此首次下滑影響巨大,造成2017年全球市場也首次低於上年(比2016年下降0.1%)。

 

       銷量排名不斷變化

 

       中國智慧手機市場年銷售4億部以上、約佔全球銷量的3成,競爭之激烈在全球也是獨一無二的。每年銷量排行榜前列的陣容也不斷變化,這足以説明競爭的激烈程度。

 

 

       以前在中國提起智慧手機,南韓三星電子的實力非常強勁。但是,這樣的三星在2013年銷量登頂之後,近幾年都未能登上中國銷量的前5位,儘管其至今在全球市場依然是絕對的首位。

 

       美國蘋果繼三星之後穩居全球銷量第2位,深受歡迎,但在中國,蘋果雖然一度表現強勁,但銷量從未登上過年度榜首,2017年也僅排在第5位。

 

       2014年、2015年位居首位、風靡一時的小米在2016年下滑至第5位、2017年也只排在第4。此前迅猛增長的OPPO在2016年登上冠軍寶座,但之後增長迅速放緩。取而代之於2017年首次登頂的是華為技術,但其未來前景如何難以預測。

 

       市場放緩的原因

 

       中國市場失去強勁勢頭的原因有幾個。其一,2016年大幅增長的2大新興企業OPPO和vivo增長放緩,産生巨大影響。

 

vivo和OPPO的銷量最近也開始大幅下滑(2017年11月,廣州市內的手機專賣店)

 

       尤其是OPPO,2016年首次在中國市場躍居首位,但熱度未能長期持續,2017年下半年起迅速放緩。不少觀點認為,「由於是智慧手機新品牌,中國的年輕人最初都湧向了OPPO和vivo,但很快就膩了,這2家企業還沒有能力憑藉商品實力長期保持熱度」(日本零部件廠商的高管)。

 

       結果,2017年全年OPPO僅增長2.7%,vivo則下降0.8%。而實際情況更加嚴峻。在2017年10~12月,OPPO下降18.5%,vivo下降13%,低迷程度越發嚴重。

 


       但是,兩家公司依然處於中國市場的第2、3位。正因為如此,如果這2家支撐市場的新興企業長期下滑,2018年中國市場或將進一步下滑。

 

 

       第2個原因是美國蘋果的低迷。2017年9月上市的iPhone 8和11月上市的最高端機型iPhone X都沒能力挽狂瀾,引爆市場。

 

       過去中國被稱為蘋果的搖錢樹,但2017年蘋果在華銷量減少8.3%,市佔率降至9.3%,跌破10%。銷量排名也從2016年的第4位降至第5位。

 

       在中國,「口口相傳」的資訊和「臉面」是較為主要的購物動機。因此,只要稍有負面資訊在網上等流傳,就可能一下子失去人氣。

 

       此外,中國消費者對商品比較容易喜新厭舊,因此中國可以説是「熱度起伏劇烈的市場」(廣州市內的智慧手機專賣店負責人)。對企業而言,中國無疑是需要小心翼翼應對的殘酷市場。2017年華為首次躍居首位,但在10~12月僅增長6.5%,逐漸難以感到以往的強勁勢頭。

 

       中國每年不斷湧現出許多新興製造商,最近也都銷聲匿跡。這些新興企業被市場淘汰,數年前群雄割據的景象已然不復存在。中國智慧手機市場整體呈減速態勢,目前還無法預測優勝者。在市場被迷霧籠罩的情況下,2018年的激烈競爭已拉開序幕。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