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厚健談海信收購東芝電視業務

2018/03/22


        中國海信集團收購東芝電視業務子公司的交割日前完成,海信董事長周厚健就海信收購東芝的電視業務的原因和今後計劃等,接受了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的採訪。周厚健説希望今年就能讓收購的東芝映像實現盈利,還給出了收購東芝子公司的三個理由。

 

      記者:海信的海外業務的比例是大概百分之多少?

 

      周厚健:現在海外業務比例不到30%,大概28-29%。未來,我們希望提高,有計劃提高的。關於具體目標,我沒有對外發佈過目標。

  

海信董事長周厚健

 

       記者:海信這幾年收購了夏普電視的品牌,收購了東芝的電視機品牌。到目前為止收購的效果如何?你如何評價?未來還會和日本企業有哪些合作,還有收購別的企業的計劃嗎?和日本有關的戰略是什麼?

 

       周厚健:海信不是收購了夏普的電視,海信是收購了夏普電視在美洲的業務。在美洲的業務包括北美、南美,但是不包括巴西。這個業務我們只收購了五年。收購了以後的事實證明,我們收購了以後比沒收購夏普以前,夏普在美國的銷售量大幅度增加。夏普原來在美洲的工廠是在墨西哥,我們連這工廠一起收購了,工廠大概面積20多萬平方米,是個不小的工廠。收購之後工廠的製造效率也是翻倍的提高。

  

     我們要用夏普五年的品牌,這五年我還要給他付品牌費,付了品牌費之後,我們還有很好的利潤。這就説明海信做的電視不比以前夏普做的電視差,或者我可以準確的講,比以前做得好。不管是工廠的效率也好,銷售的數量也好,盈利能力也好,要比2015年以前夏普的表現好很多。

  

      那麼至於説新夏普,新夏普是富士康收購的。新夏普確實訴訟了海信,但現在它已經全部撤訴了。我們對夏普的訴訟也撤訴了。為什麼訴,為什麼撤?我們就不談了。至於後面怎麼來解決這個問題,那麼雙方可以談。因為生意本來就一個交談出來的結果。只要大家彼此有信任就可以溝通交談。

 

       關於東芝和海信。因為東芝是2月28號交割的。海信收購東芝的理由,肯定是因為這個企業是有價值。收購東芝的價值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東芝是一個很好的品牌;第二,東芝有很好的技術上的長處;第三是日本的産業和海信的産業有很好的互補效應。我們希望TVS(東芝TOSHIBA VISUAL SOLUTIONS)能成為這種互補的一個非常好的過渡平臺。

 

       我們希望能把一部分産品的研發也放在這個地方,從而把東芝映像做好,而且我相信一定會做好。因為它本身就有很多好的因素,再把海信好的因素、長處嫁接上去,應該是有比較好的效果。海信在歷史上收購企業比較多,所以在收購企業上還是有一些經驗。我現在只能把收購東芝的一些想法給你們講,因為畢竟交割到現在才十幾天。

 

       記者:你收購的東芝的子公司現在有很大的虧損,什麼時候可以盈利?

 

       周厚健:希望今年就可以。關於改革的對策和措施,實際做企業無非幾個要素。從財務上講是會計六要素:資産、負債、權益、收入、成本、利潤。從財務上講,這六個要素我們應該好好地下功夫。比如説,我們應該讓資産發揮更好的效率,應該讓負債的成本更低,應該讓權益變得盡可能大。

  

      但實際上最根本的東西,我認為還是人,人的狀態,人的鬥志,人能不能把精力和才華投入到這份工作上去,這才是最關鍵的。我們把東芝映像收購過來以後,我們會在這方面下很大的工夫,會讓東芝映像的人真正體會到我們是在做一項事業,這項事業做完了以後對誰都好。不僅對東芝影像好,而且也對公司的員工好。因為海信在機制的設計上,我們是充分考慮如何把企業的利益和個人的利益捆綁在一起,把企業的發展和個人的成長捆綁在一起。

 

     剛才我説的六個要素都不能錯過哪一個,這六個要素都要做。從會計上來講六個要素:資産、負債、權益、收入、成本和利潤。但是實際根本因素是人,勞動力是真正決定企業好壞、死活的因素。

 

      記者:有沒有考慮關閉工廠、裁員?

 


  

 

      周厚健:關閉工廠和裁員是很多企業正常的運作方式。但是到現在為止,我沒聽到我們的人給我講要關閉工廠和裁員。因為交割也才十幾天。我本月(3月)要到東京去,要和東芝映像的人一起來研究怎麼把企業能夠做得更好。我們有信心將東芝電視機的市場佔有率提高。但是有一點,收購以後我們還叫東芝映像。這樣對它在當地的運營也是好的。

 

     東芝海外的品牌也是很好的,我們都會使用。因為這和夏普不一樣,夏普是五年。實際上這五年將證明海信的産品不比夏普的差。東芝是40年,40年對企業經營來講算比較長久的,所以説我們會非常好地把東芝品牌經營好。收購的東芝子公司的業務不僅僅是在日本,東芝是一個好的品牌,曾經也是一個好的企業。今天即使海信把它收購了,我也必須承認,是因為東芝映像有價值,我才去收購的。所以我不會把東芝影像的經營範圍僅僅就落在日本,有很多地方的消費者,有很多地方的客戶,還是喜歡東芝品牌。那麼我們就會給他們提供。

   

       記者:東芝品牌在哪個地方有比較大的發展空間?

  

       周厚健:東芝在亞洲、南美洲,甚至在歐洲的一些地方都是有不錯的基礎,但需要看我們如何佈局,肯定是有順序的。我們會儘快的把一切可能挖掘出來的市場盡可能早挖掘,但是確確實實有個時間順序。

      記者:在日本市場,下一步開拓的事業和戰略有哪些?不僅是東芝,整個海信集團在日本市場有哪些計劃?

 

     周厚健:日本我講兩個方面,一個是海信的産品進到日本去。海信往日本銷售産品,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日本的消費者對産品是比較挑剔的。産品水準的提高,不是依靠在家研發出來的,而是依靠消費者對你挑剔,你尊重消費者的挑剔,然後把産品提高。

  

      海信産品自從進了日本,應該講還是有很好的增長態勢,這是我很高興的事。這就説明了海信能夠適應得了日本消費者對它的挑剔。所以説海信的産品銷往日本市場將成為一個很長期的戰略。

   

        另一個方面,日本産業對海信發展的互補性很強,不管是材料也好,器件也好,還有其他的一些比較重要的技術也好。所以我希望在這方面,能在日本有比較好的業務成長。當然包括採購、技術合作、購買技術,當然也不排除合資。這些都是海信和日本能夠做好的業務範圍,而且我相信這些業務都能做好。因為我對日本相對比較了解,我去過日本一百多次。所以説日本和海信的合作歷史是很悠久的。

    

         我們在日本有一個研發中心,因為需要知道日本市場的需求是什麼,就必須派研發人員去研究産品和需求。當然具體研發的流程大部分是在中國國內,但是對日本消費者的需求的研究,對産品研發的輸入,我們當然放在日本。現在電視、冰箱、洗衣機、空調都在做,越到後面,産品的範圍就更寬泛一些。因為海信的産業範圍分兩類,一類是家電,包括冰箱空調電視;一類是IT智慧系統,包括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城市安全、光通信、商業系統,還有大型變頻中央空調,這些實際都是日本需要的,我們都可以做好。

 

     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多部田俊輔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