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機EL面板企業猛追三星

2018/07/11


  中國企業將啟動智慧手機用有機EL面板的大量生産。中國唯一具備穩定量産經驗的維信諾顯示技術5月在河北省啟用了最尖端工廠。京東方科技集團(BOE)等也將在今後3年裏建設10座工廠,每座工廠的投資額都達到5000億日元左右。儘管南韓三星電子在智慧手機用有機EL面板領域掌握9成份額,但中國企業將一起追趕。

      

     

  5月17日,維信諾在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建設的有機EL面板新工廠投入運作。該工廠在量産走上軌道後,年産能將達到6000萬枚智慧手機用面板。

   

  此處工廠獲得地方政府等的補貼,總投資額達262億元。在經過反覆試驗性生産後,工廠將在2019年內實現量産。維信諾的副總裁黃秀頎自信地稱,本公司擁有6000名技術人員和(有機EL)專利,有能力快速展開量産。

        

  維信諾是有機EL面板領域的專業企業。前身是清華大學1996年成立的有機EL項目組。雖然維信諾到2001年才成立,但其在江蘇省蘇州市的自主工廠成功實現了有機EL面板的穩定量産,並向OPPO等企業供貨。

   

維信諾的固安工廠

      

  新工廠所在的固安是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在周圍廣闊的田地裏,房地産開發商華夏幸福基業在短短數年內建起了全新的住宅,形成了擁有巨大人工湖的城市。

      

  維信諾顯示技術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其關聯公司「維信諾科技」的經營權被領導華夏幸福基業的王文學掌握。王文學希望通過在固安建設維信諾的有機EL面板工廠,把固安打造為中國新一代産業的核心基地。新工廠佔地巨大,廠房邊長達1公里。

       


      

  維信諾表示,公司已取得約3500項有機EL相關專利。在新工廠內的技術展示室,展出了採用有機EL面板的智慧手機和曲面車載面板,彰顯出技術實力。

       

  有行業相關人士表示,維信諾通過大量招聘三星電子和台灣企業的技術人員,提高了設計和生産經驗,搶在京東方之前實現了有機EL的穩定量産。

     

  中國在「中國製造2025」計劃中提出成為製造業強國的目標。借助地方政府的補貼,中國有機EL企業將以媲美此前液晶面板的勢頭,在全國各地啟動增産。

    

  京東方2017年在四川省成都市啟用了有機EL面板新工廠。在該工廠仍未實現穩定量産的情況下,又相繼新建5000億日元規模的工廠,包括預定2019年投入運作的四川省綿陽市工廠,2020年投入運作的重慶市工廠。京東方在電視用液晶面板領域出貨量全球第一,其高管自信地表示,「在有機EL領域也在提高産能」。

       

天馬微電子的武漢工廠

      

  此外,TCL集團旗下的華星光電(CSOT)也正在湖北省武漢市建設與維信諾規模相同的工廠。收購了日本NEC面板部門的天馬微電子也將在武漢市推進量産的準備工作。

    

  借助地方政府的充裕資金,中國企業的投資計劃接連不斷。與液晶面板相比, 有機EL面板更難確立生産技術。中國企業在量産時能否把良品率控制在與三星相同水準仍存在不確定性。曾任職三星電子、負責技術開發的日本技術人員表示,「三星成功做到了有機EL技術的保密,技術差距或許不會輕易縮小」。

       

  存在供應過剩風險

     

  由於採用有機EL面板的蘋果「iPhone X」銷售低迷,從液晶向有機EL的過渡停滯不前。預計有機EL需求會低於預期。由於中國企業的新工廠投産等,有機EL面板陷入供應過剩的風險越來越高。不過,與液晶面板不同,有機EL面板可實現曲面化。能在多大程度上擴大車載用途等,將成為有機EL面板普及的關鍵。

     


      

  調查公司Display Supply Chain Consultants(DSCC)的資料顯示,從2022年的有機EL面板供求預期來看,需求為10.6億枚,而供給達到12.4億枚,中期來看市場將保持供給過剩。

       

       

  從智慧手機方面來看,擁有超過3億台産能的三星電子已決定縮減投資計劃。中科院研究員歐陽鐘燦指出,缺乏技術實力的新興面板廠商很多,在此基礎上又表示,(工廠新建計劃的)9成投資由地方政府承擔。如果失敗,將給民眾帶來災難,對過剩投資敲響了警鐘。

    

  不過,有機EL可以彎曲,面板形狀的自由度較高。維信諾希望提高有機EL的耐久性,將用途擴大至需要可靠性的車載領域等。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細川幸太郎 東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