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活力(中)速度超越鼻祖矽谷
2018/07/26
深圳初創企業在發展速度上遙遙領先。從事自動駕駛技術開發的深圳星行科技(Roadstar.ai)是美國歸來的首席執行官(CEO)佟顯喬(32歲)等多名技術人員建立的。該公司只用短短1年就成功推出面向整車的系統。這種增長速度甚至超過了創業城市鼻祖美國矽谷。
![]() |
佟顯喬在Roadstar.ai深圳總部 |
5月Roadstar.ai推出了一條龍提供自動駕駛技術的套件「Aries」。整個系統1台30萬元,能以競爭對手1/5的價格提供。Aries除了中國製造的雷達和感測器之外,還配備一套控制系統。目前已從深圳的風險投資等籌集到1.28億美元,將正式開始拓展業務。
借助美國的技術
佟顯喬成立Roadstar.ai是在2017年4月。他以前在致力於自動駕駛研發的百度的矽谷基地工作。他在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先後任職於美國蘋果和美國英偉達的自動駕駛開發團隊,後來在百度擔任定位和高精度地圖的技術負責人。
自動駕駛涉及數位地圖和感測器等多項技術。在最尖端的趨勢迅速變化的競爭環境之下,百度也存在大企業病,測試新技術的內部協調需要很長時間。於是,佟顯喬回國和前同事成立了Roadstar.ai。
公司約有50名員工,一半以上是海歸。創業成員、首席技術官(CTO)衡量曾在美國谷歌負責「街景」的開發。針對不到1年即完成自主技術開發和實用化的背景,佟顯喬説是因為大家一起尋找測試最新技術的機會。
該公司在矽谷的基地反覆展開測試行駛,正著眼於實現「4級(特定場所的完全自動化駕駛)」的商用化。此外,還分別與歐美整車企業啟動了共同研究。Roadstar.ai提出到2020年在中國推動無人計程車使用本公司系統的目標。
將創業地點選在深圳,也有著硬體聚集地特有的原因。佟顯喬表示,自動駕駛歸根到底通過系統和硬體的結合才能實現,感測器的精度也很重要。檢查設備上使用的感測器等大部分零部件在當地採購,通過深圳製造的自動駕駛套件提高成本競爭力。
佟顯喬表示,在自動駕駛的實用化領域,中國不遜色於領跑的美國。不過,無法否認在垂直創業方面採用源自美國的技術的一面。自動駕駛技術成為圍繞高科技産業的中美摩擦的火種,正在升溫。
在深圳成立從事電子産品代工服務的創世訊聯科技的董事總經理藤岡淳一分析稱,「在從無到有的技術創新方面,(深圳)或許遜色於矽谷,但將技術作為業務帶上軌道的壓倒性速度是深圳的最大強項」。據稱,從決策到技術人員招聘、試製、産品銷售等各項流程都能以最快速度推進。
用戶達到3億人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個經濟特區,深圳實現了快速增長,其速度被稱為「三天一層樓」、「深圳速度」。從事記帳應用開發的隨手科技的創始人兼CEO谷風(43歲)表示,人才聚集到深圳是因為在這裡成立企業等各種手續比北京和上海簡便。
![]() |
隨手科技辦公室內的員工們(深圳市) |
借助巨大的中國市場,隨手科技的業務規模也迅速擴大。據悉,隨手科技的記帳APP「隨手記」推出後2、3個月下載數就躍居榜首。該APP超越當時近180個競爭對手,在記帳領域掌握7成份額。如果加上管理信用卡的APP,該公司的用戶總數達到3億。
隨手科技約有1000名員工,平均年齡為27歲。該公司由曾在深圳的大型軟體企業負責對公財務系統的谷風於2011年創立。隨手科技獲得了該軟體企業董事長提供的部分資金,並開發了APP,瞄準了因個人收入增加而複雜起來的收支情況。谷風通過企業財務積累的經驗發揮了作用,用戶得以增加。
針對接下來的增長戰略,谷風表示最重要的主題是人工智慧(AI)。 隨手科技正在用AI分析從3億人獲得的龐大使用數據,開發提供防止亂花錢的建議等的服務。該公司2017年從美國投資基金Kohlberg Kravis Roberts(KKR)等風投機構籌集2億美元,將把資金投向AI領域。
在深圳,自2015年前後起,投資的重心轉向高科技産業和高端人才。2000年深圳的海歸還不到1000人,到2016年則增至1萬人以上。在維持以往的速度感的同時,為發展自動駕駛和AI等新一代産業,深圳還將尋求從量到質的轉變。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細川幸太郎、藥文江、矢野攝士、中村裕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