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厚崑:美國拿什麼證明華為不安全?

2018/12/20


       中國最大通信設備製造商華為技術的副董事長兼輪值CEO胡厚崑12月18日接受了日本經濟新聞社(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等媒體的採訪。在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女兒孟晩舟被逮捕後,這是華為管理高層首次舉行記者會。

 

     胡厚崑回答記者提問的主要內容如下:

 

     記者:現在很多政府對華為有很多擔憂,在近期和中期,華為會採取怎麼樣的行動來緩解壓力?

 

      胡厚崑:在最近一次集團的董事會上,我們也正式作出了決議。公司將在整個集團的範圍內,開展一次軟體工程能力的變革,將投入20億美元的專門預算,用5年的時間來全方位地提升我們軟體工程能力,使得我們的産品能夠更好地面向未來更為複雜的網路安全環境。我們相信通過這樣的努力,會繼續保持在網路安全方面的行業領先地位。我們也希望這樣的努力能夠幫助我們在網路安全方面的記錄得到延續,於此同時,我們將繼續加強和各國政府的溝通與協作。

 

華為技術副董事長兼輪值CEO胡厚崑

 

     我們尤其會讓政府了解華為在安全方面的努力。我們內網的實驗室,會把這個實驗室開放給客戶跟各國政府,讓他們充分利用這個設施,可以對網路安全找到答案。我們會更本地化,十年前我們就在英國建立網路安全中心,跟英國政府建立很好的模式,在加拿大也建立了相關的機制。我們會加強這樣的合作,跟政府合作的舉動會拓展,上個月在德國我本人也參加了德國網路安全實驗室開幕式,實驗室提供開放平臺,對於客戶及德國政府提供檢測華為産品的平臺。我們的努力得到政府的認同,我們下個計劃是明年一季度在布魯塞爾,以後在全球其他地方也會有這樣的中心。

 

     記者:請您談談孟女士的法律案件,Skycom的活動與華為、伊朗的關係。

 

     胡厚崑:已經進入司法程式,所以在此不做評價,希望透過法律能夠獲得公正的結果。

 

      記者:如果華為被政府要求做某些間諜行為,會怎麼做?

 


  

     胡厚崑:首先第一點,希望大家知道在12月10日在中國外交部的發言人記者會時,正式的做出澄清,中國沒有任何法律可以要求企業安裝強制性的後門。

 

     中國也和美國、澳大利亞以及其他國家一樣,基於反恐有相應的法律要求。過去從來沒有得到過任何的要求提供不恰當的資訊,我相信未來也會嚴格的按照法律嚴格賦予的權利去執行。

 

      記者:由於孟女士被逮捕事件,華為員工的出差等有受到影響嗎?

 

       胡厚崑:目前業務運作沒有受到影響,我昨天這個時候還在飛機上,剛剛從歐洲回來。

 

       記者:華為仍然關心美國市場嗎?

 

       胡厚崑:美國是最大通信市場之一,華為不可能不關心,當前的狀況,大家都知道,我們在那邊很難有好的業務推展,目前美國業務依然處在非常有限的狀態,當然我們還是有客戶,我們在美國是秉持著以客戶為中心,為客戶提供好的服務,當然他們也非常滿意。我們注意美國的基礎設施進展,其實美國的市場是嚴重的競爭不足,根據第三方研究機構分析美國2017-2020年是基礎建設的高峰期,如果允許華為參與市場競爭,整個無線基礎建設的成本將能夠節約200億美元。

  

     記者:如果華為像ZTE一樣被美國阻擋所有技術,當時ZTE幾乎無法營運,那同樣事情發生在華為身上,是否能保護自身不受傷害?

 

       胡厚崑:我們不對沒有發生的事情做出評價,但是我很願意討論供應鏈管理,我們都知道現在的ICT産業高度依賴全球的供應鏈,華為也不例外。我們現在全球已經跟超過13,000家供貨商合作,這些供貨商來自美國、日本、歐洲、中國當然還有世界很多其他地方,以今年來説我們採購額是700億美元。華為今天技術創新的成果一方面是華為自身努力,另一方面是全球的産業鏈,我們一萬多家供貨商共同努力的成果。如果産業鏈上有任何不正常的阻斷,對於整個産業鏈的發展,甚至全球經濟都是很大的衝擊。

 

     記者:如何應對在5G基地台中排除華為的動向?

 

      胡厚崑:我們現在看到的情況是,越來越多國家政府、運營商與華為展開5G建設的討論,大家都知道,華為現在已經拿到25個商業合約。

 

     還有極少數的國家在5G的技術選擇上採取毫無事實根據不負責任的做法簡單的把個別公司排除。這樣的決定應該是非常專業、非常嚴肅,要有證據作出這樣的決定。我們認為未來5G安全的討論應該回到技術的討論,回到對於公司的客觀評價上。我們有做過評估,由於缺乏華為的參與,澳大利亞在5G無線基佔的建設成本會增加15%-40%。

  

      記者:美國政府把華為看為風險,您怎麼看?

 

      胡厚崑:華為過去三十年的幾百家運營商證明了華為從沒有出過嚴重的安全事故。在美國華為設備使用接近於零,拿什麼證明華為設備是不安全的呢?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