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國家相繼部分採用華為産品

2019/05/16


  圍繞5G基礎設施建設,歐洲國家相繼部分引入中國華為技術的産品。原因是歐洲國家的現有網路中已經使用了華為産品,如果替換成其他企業的産品將導致成本膨脹。但美國要求完全排除華為産品,如果與美國之間的分歧加深,歐洲國家面臨著被美國限制分享機密資訊的風險。在中美貿易摩擦激化的背景下,歐洲各國正在摸索如何在中美之間保持平和,獲取實際利益。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5月8日在倫敦與英國外長傑里米·亨特舉行會談後對記者表示,「如果不能確保(5G的)安全性,難以共用情報」。英國是共用機密情報的「五眼聯盟」的成員之一,傾向部分採用華為産品,美國對此進行了牽制。

 

   

  亨特回應稱,「英國政府尚未正式決定」,但是英國有難以完全排除華為的理由。5G網路一般以現行4G網路為基礎建立,英國的移動運營商已經在4G網路中採用華為産品。英國電信集團(BT)表示,「核心設備中並未使用華為的産品,不過在天線等無線通信網路中使用了部分華為的産品」。荷蘭皇家電信(KPN)也是一樣。

     

  隨著向5G網路過渡,全部更換現有基礎設施將導致成本膨脹。因此,歐洲國家認為完全排除華為並不現實。

    

  5G網路是未來技術創新的基礎設施。如果政府無法決定是否允許某個特定企業進入市場,從而導致提供服務被推遲,將損害用戶的利益。有德國政府相關人士透露,歐洲各國傾向於「在部分設備中使用華為的産品,觀望事態發展」。

    

  5月2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召開了第一屆5G安全大會。歐洲和日美澳等30多個國家和機構參會,但中國和俄羅斯未受邀參加。雖然會上並未明確點名,但實際上討論的就是華為問題。

  

  在中美貿易摩擦看不到終結的背景下,歐洲國家正在一邊權衡成本和安全保障一邊摸索妥協點。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佐竹實 倫敦 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