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在中國零售業戰國時代構建第三極?

2019/06/25


      中國最大家電連鎖企業蘇寧易購集團將在年內收購法國大型超市家樂福的在華業務。收購總額包括債務在內預計達到1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09億元)左右。在中國,網際網路2強的阿里巴巴集團和騰訊控股也相繼投資大型超市和百貨店,積極收集來自零售店舖的大數據。在外資劣勢凸顯的背景下,圍繞零售市場的勢力爭奪日趨白熱化,蘇寧也將以對抗網際網路2強的形式發動攻勢。

     

除家電連鎖以外,蘇寧還在零售行業顯示出存在感(上海市內的家電連鎖店)

     

      在2019年春節(農曆正月)假期結束後的2月中旬,蘇寧經營首腦、董事長張近東面向員工闡述抱負稱,2019年對蘇寧來説是重要的一年,將把業務領域擴大至所有零售行業。

   

      自那之後,蘇寧從大連萬達集團收購百貨店業務,令業界倍感震驚。但其並未就此停下腳步。

   

    6月23日,蘇寧發佈消息稱將收購家樂福的在華業務。計劃年內斥資48億元從法國家樂福總部收購家樂福中國法人的約8成股權。據預測,根據今後的談判,全部股票的收購也被納入視野,包括債務在內,收購總額或達到14億歐元。

    

  


    家樂福1995年進駐中國,在約50個城市運營210家大型超市。近年來,由於遇到以阿里巴巴集團為代表的電商企業的攻勢,同時自身對電商的應對進展遲緩,招致了業績低迷。家樂福中國法人2018財年(截至2018年12月)的營業收入減少8%,降至299億元,最終損益為虧損約6億元。

 

    在此背景下,尋求擴大零售業務領域的蘇寧現身,與急於整合在華業務的家樂福一拍即合,雙方就此達成交易。

     

受電商衝擊,家樂福在中國持續苦戰(上海市內的店舖)

          

    家樂福中國法人的一位員工表示「店舖日趨老舊,要翻新需要大規模投資,但法國總部沒有這種想法」,遲早會被出售這種傳言早就在業內出現。

 

    但實際上,最先向家樂福拋出橄欖枝的是騰訊,而不是蘇寧。時間是2018年1月。不過,騰訊的方案提出,對家樂福的出資僅為1~2成。其與希望出售大部分股權、加快推進整合的法國家樂福未能在條件上談妥,結果談判失敗。

 

    看準時機迅速行動的是蘇寧。該公司2018財年的營業收入增長30%,達到2449億元。佔6成的電商業務起拉動作用,凈利潤也達到約3倍的133億元,借助這一勢頭,在如今的中國零售行業,「只要有招標活動,蘇寧必定參加」(行業相關人士)。

    

 

    但是,在被網際網路擠壓、店舖銷售萎靡不振的零售行業,蘇寧為何要發起攻勢呢?

    


    在如今仍有很多消費者光顧的超市等銷售店店面的最前線,可以一清二楚地看到從電商的世界看不到的顧客的消費行為,同時包括結算資訊在內,具有豐富的大數據。如果通過人工智慧(AI)分析這些數據、巧妙加以利用,能及時推出符合客戶偏好的商品。蘇寧等認為,零售店舖是分析消費者需求的資訊寶庫。這或許也正是蘇寧加強攻勢的背後原因。

  

    同樣,原為網際網路企業的阿里巴巴和騰訊等以猛烈的勢頭、通過對零售行業的出資和收購發起攻勢也是出於這個原因。實際上,圍繞零售市場的勢力爭奪正日趨激烈。阿里巴巴2017年收購大型百貨店銀泰商業,還向大型超市高鑫零售(Sun-ART Retail)出資,最近數年投向零售行業的金額超過1萬億日元。此外,騰訊也同樣積極展開行動。

 

    另一方面,從外資來看,除家樂福以外的企業也表現嚴峻。1996年進入中國的美國沃爾瑪此前與家樂福一起,作為中國零售2強處於領先位置。但是,在被阿里巴巴的電商擠壓而陷入劣勢的2016年,沃爾瑪向騰訊屬於最大股東的京東集團(JD.com)出資,開始通過資本業務合作探索生存之路。即便如此,沃爾瑪2019年還是在華關閉了15家店舖,仍未擺脫低迷。日本零售企業伊藤洋華堂也由於電商的攻勢,在北京最多時達到9家的綜合超市現在僅剩1家。

 

    殺入這種零售行業戰國時代、試圖構建第三極的是蘇寧。蘇寧2015年8月接受阿里巴巴的2成出資。但截至目前,兩家公司沒有出現展開合作的行動。其背後存在今後預計持續一段時間的中國零售行業的勢力爭奪戰,蘇寧希望盡可能避免被阿里巴巴掌握主導權。

   

    掌握中國零售市場主導權的到底會是哪家?其走向將明顯受到蘇寧今後行動的影響。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松田直樹 上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