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最大的零部件採購地變為日本

2019/11/22


      11月21日,中國華為技術的第二號人物、董事長梁華在東京都內召開記者會,表示預計2019年從日本企業採購的零部件金額將比上年增加5成,達1.1萬億日元。預計日本將取代美國,成為華為最大的零部件採購地。在美國政府採取制裁措施,禁止華為與美國企業開展交易的背景下,華為正積極尋求與日本企業合作。

         

華為董事長梁華(21日,東京都千代田區)

   

      華為董事長梁華在記者會上強調,日本企業在材料等領域佔據優勢。同時表示,(華為2019年從日本採購的零部件金額出現增長)預計2020年的採購額將超過2019年。華為2018年從日本採購的零部件金額為7210億日元,猛增至2015年的近2倍。2019年的採購額進一步擴大,預計突破1萬億日元大關。2018年,華為從美國採購的金額為110億美元,居世界之首,不過當前呈減少趨勢,2019年日本成為華為最大零部件採購地已成定局。

  

      華為於2005年設立了日本法人,擴大了主力産品智慧手機和通信設備用零部件的採購。主要交易對象包括索尼、京瓷和村田製作所等日本大型電子零部件和材料廠商。

     

      關於今後將擴大哪些零部件的採購,梁華列舉了從索尼等企業採購的智慧手機設攝像頭用圖像感測器。他同時表示,伴隨公司智慧手機業務的增長,相關零部件的採購必將增加。

        

  

      美國商務部5月對華為實施了事實上的禁運措施。雖然與英特爾和美光科技等部分美國半導體企業的交易作為例外措施被允許,但是從美國企業採購軟體和零部件受到限制。確保新的採購對象以及不可替代的零部件的自主生産不可避免。

  

      美國商務部的禁運措施規定,如果美國企業的零部件和軟體在原則上包含25%以上,則日本等海外産品也將成為禁運對象。不過大部分日本企業認為不會違反這一「25%規則」,仍繼續與華為交易,對於華為來説日本企業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加。

   


      華為在「5G」領域也力爭開拓日本市場。該公司8月已在中國國內上市5G智慧手機,還計劃2020年在日本投放。

   

      華為的業績表現堅挺,2019年1~9月的銷售額同比增長24%。這主要是因為在中國國內的智慧手機銷售大幅增加。不過,今年5月美國啟動制裁後,華為在中國以外地區的智慧手機銷售持續呈減少趨勢。

      

  

      制裁的影響今後可能更加鮮明地顯現出來。原因是,受禁運措施影響,華為無法利用美國谷歌「安卓」基本作業系統的相關服務。

   

      預計華為今後銷售的智慧手機將無法搭載谷歌的主力APP「Gmail」和地圖APP「谷歌地圖」。與其他品牌相比,華為品牌的競爭力將不可避免地下滑,了解中國通信行業的分析師表示「(華為的)海外銷售將受到重創」。

   

      一方面,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20日獲悉,美國商務部開始啟動部分允許美國産品對華為出口的審查程式。這被認為是開始個別告知申請出口許可的企業審查結果,部分放寬了制裁。

   

      據稱,有的企業已經被告知可以重啟對華為的供貨。梁華表示,即使沒有美國企業的零部件供應,也將繼續生産主力産品,不過如果獲得批准,很願意繼續與美國企業開展合作。即便如此,美國對華為的警惕感依然很強,今後存在重新加強制裁的可能性。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