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企業的補貼金5年倍增
2019/12/17
中國的産業補貼在增加。觀察在中國大陸的上市企業,2018年的政府補貼達到人民幣1562億元,在5年裏幾乎翻一番。2019年也維持約15%的增長。以國內産業的培育和維持就業為目的,對汽車和電子企業的補貼突出。
根據中國的金融資訊企業Wind擁有的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企業的決算快報數據,日本經濟新聞對政府補貼進行了統計。2018年為1562億元,達到2013年的約2倍。相當於2018年超過3萬億元的上市企業凈利潤總額的5%左右。
1~9月的補貼總額比上年同期增加15%。在納入統計對象的全部3748家企業中,9成以上(3544家)獲得補貼。
1~9月中國石化排在首位,第2位是廣州汽車集團,第3位是上海汽車集團,在前10家公司中,4家是汽車廠商。除了中國政府旨在推動純電動汽車(EV)普及的補貼之外,還能看到以經營不善的企業為對象的救濟色彩突出的資金供給。
第4位是液晶面板巨頭京東方科技集團(BOE)。同行業的TCL集團(第6位)和珠海格力電器(第7位)等電子行業也排在前列。
中國將産業補貼與低利率貸款等一起用於産業培育。世界貿易組織(WTO)原則上禁止以促進出口為目的的對企業補貼,要求對其他補貼提交報告。
中美兩國針對貿易談判達成「第一階段協議」,但圍繞取消補貼等中國的結構性問題的今後磋商有可能陷入僵局。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川上尚志 廣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