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概股回歸港股已成趨勢
2020/06/05
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回歸」的趨勢正在擴大。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網易和京東集團預計6月內在香港交易所進行二次上市。已開始招股的網易股票受到個人投資者的追捧。從中似乎也可以窺見到中國方面似乎想要對有力企業進行支援。
![]() |
網易計劃6月11日在香港上市,發行約1.7億新股,最多融資212億港元。據稱,京東也將於6月內在香港上市,計劃融資200億港元左右。
「原本以為(網易)趕不上阿里巴巴集團,沒想到受到了同等的歡迎」,證券公司的相關人士感到吃驚。網易6月2日開始招股,將發行價定為最高每股126港元。香港媒體報導稱,個人投資者的申購達到招股額度約44倍。
規避風險
關於網易股票受追捧的原因,在中國投資者很熟悉網易服務的這一理由之外,還有觀點認為受疫情擴大推動,遊戲和電子商務的需求將增加。京東的股價在美國市場比2019年底下跌近6成,而網易則上漲逾3成。2019年在香港二次上市的阿里巴巴受到歡迎也産生了很大影響。
從中也能窺視到中國方面的「側面支援」。中國媒體連日來報道二次上市的資訊,推高了氣氛。中國將放寬本土市場的上市標準,推動企業回歸。對於處在中美夾縫中的網易和京東來説,為了規避風險的二次上市是自然而然的選擇。
儘管仍然有快遞企業達達等希望赴美上市的企業,但在中美對立持續的背景下,中國企業在美國市場融資正在變得困難。2020年4月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瑞幸咖啡被爆出財務造假。對中國企業的不信任感迅速提高。瑞幸咖啡已被納斯達克摘牌。
百度也可能赴港二次上市
納斯達克5月底宣佈收緊新股上市規則。主要內容是審計比此前更為嚴格。有分析認為此舉跟中國企業有關。
![]() |
京東也將回歸香港股市二次上市(Reuters) |
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CEO)李彥宏在5月的全國政治協商會議的記者會上表示,擔心美國打壓中國企業,也會討論在香港二次上市。
中國媒體6月2日報導稱,已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拼多多也有在香港二次上市的計劃。儘管拼多多否認稱目前沒有這方面的計劃,但中國企業赴港二次上市的動向應該不會消失。原因是赴港上市可以確保獲得外匯的渠道。
中國正在制定有關香港的法律,有觀點擔憂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實力雄厚的中國企業回歸,對於香港交易所來説具有重大意義。2018年4月,香港交易所解除了表決權與普通股不同的特殊股發行企業的上市禁令,小米和美團點評上市。2019年期盼已久的阿里巴巴在港交所上市。
阿里巴巴等企業很有可能最早於2020年夏季被納入香港恒生指數的成分股。有高盛等觀點預測稱,如果這些企業被納入恒生指數,「將會流入與指數連動的31億美元資金」。
2019年香港交易所的首次公開募股(IPO)集資額達到3142億港元,超過美國納斯達克和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位居全球第一。阿里巴巴的上市為港交所吹入一股東風。
但是,二次上市往往伴隨著已發行股票數量的增加,對於現有股東來説,每股的價值可能會被攤薄。以中美對立為契機回歸本土上市的潮流,也有可能對投資者造成損失。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松田直樹 上海、木原雄士 香港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