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5G摩擦,北歐系坐收漁利?

2020/08/06


      圍繞新一代通信標準「5G」,中美的主導權爭奪延伸到全球。英國決定完全排除華為的基地台,法國似乎也將追隨。在中美對立的夾縫中,北歐的愛立信和諾基亞正對鉅額的設備投資需求虎視眈眈。日本的NEC也加入了競爭。5G技術的主導權爭奪日趨激烈。

   

      在英國政府宣佈排除華為之前的7月14日上午,華為英國法人董事長約翰·布朗(John Browne)宣佈辭職。布朗曾擔任英國石油(BP)的首腦等,是在政財界具有深厚人脈的重要人物。華為2015年挖來的重要人物離開,令人感覺英國政府的排除方針已無法動搖。

    

   

      英國原本與要求同盟國完全排除華為的美國保持距離。但是,不允許中國在數位領域掌握主導權的美國非常固執。5月,美國宣佈了對華為的零部件採購實施限制的制裁強化舉措。受此影響,英國在短短半年內改變了方針。

   

      英國做出判斷後,法國也傾向於排除華為,而在義大利和德國,在執政黨內部認為應排除的聲音也在加強。在德國,作為美國第3大移動運營商T-Mobile US公司的最大股東,德國電信也採用了華為設備,但根據政府的判斷,各通信公司將不得不更換基地台。

 

      美國向歐洲各國提出罕見的要求,是因為對華為來説,歐洲是「第二個本土市場」。華為在歐洲(包括中東和非洲)市場的營業收入2019財年(截至2019年12月)達到2060億元,佔到整體的24%,大幅超過亞太地區(8%)和南北美洲(6%)。歐洲是華為在中國之外的最大市場。

 

      其中,英國是「安排最多員工、最多投資的大本營」,華為歐洲的前員工表示。2010年,華為與英國政府共同設立確認産品安全性的「網路安全評估中心」,具有與政府保持一致步調的自信。為何華為在歐洲的存在感如此突出呢?

 


   

      背景之一是通信行政。日本情報通信綜合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員八田惠子表示,「在歐洲,出於確保透明性等理由,一般採取頻譜拍賣制」。與實行頻譜分配的日本不同,對通信運營商來説,在歐洲獲得頻譜的成本巨大。因此,在這一環境下,價格低於競品的華為産品更容易獲得訂單。

    

      不僅是價格,華為的性能也得到高度評價。歐盟委員會的2019年企業研發費用排行榜顯示,華為高達127億歐元,達到芬蘭諾基亞和瑞典愛立信的3~4倍。

 

      在5G專利申請方面,華為也走在前頭。德國專利資料庫公司IPlytics的統計顯示,截至1月,華為5G相關的標準必要專利(SEP)申請數達到3147項,份額佔15%,排在首位。諾基亞為2149項,佔10%,而愛立信為1494項,佔7%。

   

  

      華為的專利優勢在歐洲也一直發揮著作用,但在大本營英國被排除在外一事已成定局,華為內部的危機感正在擴大。甚至有相關人士表示「已經四面楚歌」。

    

      愛立信和諾基亞正在試圖尋找機會。「英國的5G投資可能延遲,而英國的決定消除了這一不確定性。我們有經驗和技術,與通信公司合作」,愛立信歐洲與南美地區負責人Arun Bansal在英國政府宣佈排除華為之後如此表示。

   

      被華為搶走歐洲市場的這兩家北歐企業,此時正在反過來進入巨大的中國市場。通常情況下,通信公司都會使用多個基礎設施,維持多個供應商,因此中國也存在商機。愛立信在6月之前與中國3大運營商簽署了5G的商用協議。諾基亞也獲得中國聯通的部分5G系統訂單。

 

      諾基亞為了避免錯失良機,公司內的王牌、曾調任到當地電力企業的佩卡·倫德馬克(Pekka Lundmark)8月出任首席執行官(CEO),比預定時間提前了1個月。佩卡·倫德馬克表示,「我在美國和中國具有廣泛經驗」,絲毫不掩飾野心。

 


    

      5G的通信速度是4G的100倍。與個人的數據通信相比,在智慧工廠、互聯汽車和遠端醫療等新一代技術場景下,基礎設施的作用更加受到期待。作為通信領域業界團體的英國GSMA統計顯示,全球通信公司在今後5年內計劃推進1.1萬億美元的設備投資計劃。面對這一巨大的需求,各方的競爭日趨激烈。

  

  

在英國政府宣佈完全排除華為(Reuters)

   

      日本企業也視為良機。NEC與NTT於6月就拓展全球通信基礎設施市場達成協定,在5G領域還與樂天展開合作。

 

      美國等將培育Altiostar Networks等涉足自主通信網的新興企業,以瓦解華為。在基地台市場,華為掌握近35%的份額,存在感巨大。但是,歐洲市場風雲突變,華為的根基開始動搖。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倫敦 佐竹實、廣州 川上尚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