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赴美上市增加讓美國投資銀行收益增8成

2020/09/28


  美國金融機構與中國企業的「蜜月」關係鮮明。2020年1~8月,中國企業因股票融資而向美國投資銀行支付的手續費同比增加8成,創出新高。在美國股市保持強勁的背景下,中國企業和其投資者正在加快推進上市。另一方面,由於中美對立加劇,美國正開始對中國企業強化限制。也有觀點對中企赴美上市「盛宴」的可持續性感到懷疑。

      

  在全球投資銀行之間,8月中國線上房産交易平臺貝殼找房(KE Holdings)的首次公開募股(IPO)成為話題。上市地點是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融資額超過20億美元,向投資銀行支付的手續費達到7400萬美元。

   

      

  金融資訊公司路孚特(Refinitiv)的數據顯示,2020年1~8月中國企業因股票融資而向美國投資銀行支付的手續費超過6億美元,達到有可比數據的2000年以後最高。中國企業支付的手續費整體(約12億美元)的約一半被美國投資銀行獲得。

   

  按金融機構來看,成為貝殼找房IPO承銷商的摩根士丹利獲得2.2億美元,高盛為1.2億美元,分別排在第1位和第2位。

     

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

     

  中國企業的融資案件推動美國投資銀行的收入激增,原因是中企的赴美上市正在增加。1~8月中國企業在美國市場的IPO為19件,維持在歷史最高水準,融資額也達到約69億美元,增至上年同期的約2.7倍。

     

  美國大型投資銀行表示,在新冠疫情導致面對面行銷等受限的背景下,「通過視頻會議系統匯聚相關人士,向客戶進行了高效説明」。在中國企業的融資案件中,日本的投資銀行基本置身事外。

           


          

  儘管中美關係緊張加劇,但中企赴美上市仍然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堅挺的美國股市。目前,即使是虧損企業,只要有話題性,就容易獲得較高評價。中國理想汽車7月在美國納斯達克市場上市,小鵬汽車8月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首日的收盤價均比發行價上漲4成。

     

  中國企業的投資者的想法也成為背景。2020年年初上市的音頻分享平臺茘枝獲得美國經緯創投(Matrix Partners)出資。有分析認為,以2016~2018年前後為頂峰,中國初創企業通過海外基金等籌集資金,這些投資者希望通過在美國或香港上市來收回資金。

  

理想汽車推出的「理想ONE」

        

  當然,這股上市熱潮能持續至何時仍是未知數。美國白宮的工作組8月提出,要對希望赴美上市的所有中國企業的審計狀況進行嚴格檢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預計發佈收緊中企赴美上市條件的新規。在監管強化後,上市氣氛有可能迅速降溫。

       

  圍繞全球新興企業,創始人因涉嫌誇大宣傳而卸任的純電動汽車(EV)企業美國尼古拉汽車(Nikola Motor Company)、陷入經營破産的德國金融科技企業Wirecard AG等的負面消息也在擴大。在中國企業中,率先在美國上市的蔚來汽車(NIO)陷入經營困境,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也被諷刺為「每賣1輛就虧1萬」。如果美股崩盤,這些企業存在市值暴跌風險。

       

  螞蟻集團預定10月在香港和上海市場上市,承銷商包括美國花旗集團等。著眼於中美對立,已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力爭在香港二次上市的趨勢擴大。因此,美國政府強化監管不會立即導致美國投資銀行的業務消失,但可以説美國投資銀行與中國企業的「蜜月」關係處於危險的均衡之上。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井川遼,張勇祥 上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