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節卡名古屋建廠,打造日本品質
2022/08/04
為了普及與人類一同作業的「協作機器人」,中國一家初創企業將正式進軍日本。上海節卡機器人科技(JAKA)有限公司表示,近期將在日本名古屋市內設立工廠。預計協作機器人市場規模到2027年將超過1萬億日元。節卡通過向豐田集團供貨獲得了「日本品質」,今後將精益求精,抓住因人手短缺而日益高漲的中國市場需求。
![]() |
節卡的協作機器人可以做出精密動作(7月26日) |
節卡機器人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CEO)李明洋表示,將在名古屋新建(協作)機器人工廠。雖未明確給出工廠的投産時間和規模,但據説之前就開始通過諮詢公司進行籌備,會儘快開工。在建廠之前,近期還會開設日本事務所。
節卡開發出了性能水準達到豐田集團要求的名為「FT (For Toyota)系列」的豐田專用機器人,據介紹,以日本和中國的工廠為代表,節卡已在全世界交付數百台,2021年在名古屋設立了技術服務中心。
新設工廠的目的不只是為了抓住日本的需求。李明洋表示,還為了按照日本的(品質)標準生産機器人。
目前節卡的所有機器人都在江蘇常州的基地生産。雖然通過聘請日本技術人員擔任廠長等方式提高了産品品質,但節卡認為,要滿足日本企業對安全性和穩定性提出的更高要求,必須在日本當地設立生産基地。
在日本獲得的技術經驗將反饋給中國的工廠,目的是提高總體技術水準。節卡可能還有一個想法,這樣做更容易向對「日本製造」和「日本品質」抱有一定信賴的中國客戶進行宣傳。
為了擴大業務,節卡還在加強財務基礎。7月,節卡通過軟銀集團(SBG)旗下的「軟銀願景基金(SVF)」2號和沙烏地阿拉伯國營石油公司沙烏地阿美旗下的「Prosperity 7 Ventures基金」等融資了共計10億元人民幣。
協作機器人的特點是在各産業領域都可以使用的通用性和良好的操作性。尤其是在大型工業機器人難以應對的微細工作,比如汽車工廠安裝引擎零部件和各種燈等作業。小型機器人低於10萬元的價格也很有吸引力。
因此,相關市場正在迅速擴大。據調查公司MarketsandMarkets介紹,2021年全球市場為12億美元,2027年將達到105億美元。
![]() |
其中,中國在少子老齡化之下出現了人才短缺,很多年輕人也不願意到勞動條件嚴苛的工廠上班,機器人的需求越來越大。據中國國金證券研究所統計,2020年中國市場在協作機器人全球銷量中的佔比為43.8%,接近過半。目前的普及率還很低,每1萬名員工平均配備的臺數為246台,不到排在首位的南韓(932台)的三分之一。
![]() |
在這一新生市場中,企業間的份額競爭越來越激烈。現在排在首位的是優傲機器人(Universal Robots)。這家企業在2005年由3名丹麥大學生創辦並「發明」了協作機器人的概念。據介紹,優傲的全球份額將達到約5成。
想要攻下市場,除發那科等日本企業外,節卡及艾利特機器人等中國初創企業也在參與競爭。
節卡的優勢是中國本國市場的規模大,品質高,已被豐田集團採用。代表品質可靠性的指標「平均故障間隔認證」達到了8萬小時,這意味著每隔約9年才發生一次故障。
目前優傲佔有壓倒性的份額,因此如何在市場規模龐大的母國擴大訂單將是增長的關鍵。節卡將來能否創造出人與機器人邊交流邊工作等UR尚未實現的創新型機器人,也是擴大份額面臨的課題。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土居倫之 上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