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業績大幅放緩
2013/04/30
![]() |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匯總的凈利潤(不含銀行等金融企業)比上年度減少14%。製造業和金融以外的服務業的業績明顯下滑。
業績尤為嚴峻的是鋼鐵、水泥和海運等産能過剩行業。國有最大海運企業中國遠洋由於受海運運費的大幅下跌影響,出現了95億元的最終虧損。由於其連續2年出現虧損,上海證券交易所提醒投資者稱該公司有可能下市。在鋼鐵行業,大型企業鞍鋼和馬鞍山鋼鐵分別出現了40億元左右的最終虧損。
鋼鐵、海運和水泥等行業以雷曼危機後中國政府推出的4萬億經濟刺激政策為契機,進行了鉅額設備投資。雖然暫時擴大了盈利,但由於公共投資的熄火,國內的建設需求陷入低迷。此外,歐洲債務危機導致中國出口銳減,結果産能過剩迅速加劇。
中國在去年9月批准了地方政府的1萬億元基礎設施投資,明確表現出刺激經濟的態勢,但地方政府無法如願從銀行籌措到必要的資金,2013年1~3月的實際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率較去年同期增長7.7%,再次出現放緩。目前,通過公共投資提振經濟的效果有限,鋼鐵和水泥等行業的供求改善低於預期。
![]() |
首鋼旗下的河北省鋼鐵廠 |
中國企業的業績正成為股票市場低迷的最大原因。上證綜合指數26日收於2177點,創出年初以來最低點。僅為2007年10月創出的歷史高點(6124點)的大約3分之1。與去年底相比,上證綜合指數下跌4%。相比日經平均指數(上漲34%)等相比,「一枝獨熊」態勢明顯。
復甦腳步緩慢
中國上市企業業績在2013年度有望走向復甦,但眾多觀點預測復甦腳步將放緩。國有企業的供應過剩問題仍得到未解決,同時H7N9型禽流感病毒流行的擴大和反腐「節儉令」將對消費構成打擊。
總部位於北京市的中國國際金融發佈預測稱,2013年度上市企業整體的凈利潤將比上年度增長9%。如果不包含金融行業,則為增長7.6%。因為中國經濟於去年秋季觸底後呈現復甦態勢,但復甦腳步緩慢,消費層面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以銷售北京烤鴨而聞名的全聚德集團於4月26日宣佈2013年1~6月的凈利潤可能比去年同期減少10~40%。該公司解釋稱公務員的接待需求正在下滑,而禽流感病毒也將帶來消極影響。此外,北京湘鄂情集團25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13年1~3月業績出現了6840萬元的最終虧損。銷售額比去年同期下降33%,出現明顯下滑。
此外,海運和鋼鐵行業的復甦腳步也很沉重。中國遠洋表示燃料費持續高位運作,供求關係的改善也難以樂觀。
(土居倫之 上海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