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評等下調數激增
2013/09/03
![]() |
大公國際在7月26日將一家生産女性內衣等産品的服裝廠商的評等從BBB下調至CCC。理由是應收帳款的收回可能性小。而今後展望則是代表評等可能進一步被下調的「負面」。
評等遭到下調的對象不僅限於信用等級低的民營企業,還波及到了國有企業。上海新世紀資信評估投資服務有限公司於6月30日將重慶市政府旗下經營酒店和旅遊景區開發的重慶交通旅遊投資集團的評等從AA下調一個等級至AA-。其原因除了負債規模居高不下外,還包括盈利能力差、盈利過度依賴市政府補貼。預計評等下調的情況在今年下半年將進一步增加。經濟減速,加上利率上升,企業的資金週轉呈惡化趨勢。自7月以來,85家公司的評等展望被下調為「負面」。
在中國,中國本土評等公司壟斷著公司債的評等業務。中國本土評等公司熟悉中國的破産制度和會計制度,但也有人指出其評等標準過於寬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深圳監管局7月26日指出,鵬元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的評等方式存在問題,敦促其進行改進。關於大型光伏發電企業上海超日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的評等,深圳監管局表示儘管經營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但鵬元資信並未對評等做出調整。上海超日太陽能的評等在去年12月為AA,但由於業績急劇惡化,現在已經被下調至CCC。(土居倫之 上海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