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全面放開民營資本設立銀行

2015/06/29


         中國銀監會日前宣佈,將撤銷對民營企業進入銀行業的限制。今後將可成立由民營資本全額出資的新銀行。將允許網際網路交易及面向個人貸款等靈活的金融産品,以擴大向中小企業及農村地區的融資。其目的是在放寬融資限制的同時,支撐正在減速的中國經濟。

        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記者會上公佈這一消息。尚福林稱,中國從2014年7月開始僅允許設立5家由民營企業出資的試點「民營銀行」,而今後將全面開放。

        設立由民營資本全額出資的銀行時,作為股東的民營企業必須滿足(1)最近3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2)年終分配後凈資産達到總資産30%以上等條件。自受理之日起4個月內出具審查結果,比現在法定時限縮短了2個月。尚福林透露,目前已有40多家民營企業發起設立民營銀行的意向申請。

         尚福林強調,「對國有資本、外資、民營資本,我們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態度去批准他們設立銀行」,不過他還表示,「外資進入中國的銀行市場受外資相關管理條例的約束」。能在多大程度上允許外資自由出資和經營尚不透明。

        中國此前也有過民營資本進入銀行的情況,但多半是地方的中小銀行以及農村信用社,而且均有中國國有銀行和地方政府的資本。經營高層的人事權也基本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操控。

        資金實力雄厚的大型國有銀行佔銀行業貸款的絕大部分份額,融資對象也傾向於大型國有企業等比較安全的借貸方。大型國有銀行的「壟斷」弊病非常明顯。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阿部哲也 北京 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