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外壓給中國改革派帶來良機

2015/08/06


        中國政府將人民幣被納入「特別提款權(SDR)」定位為國家目標。對於國內的改革派來説,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外壓」推動下,或能成為讓被擔憂的金融改革前進的機會。

        SDR是IMF創製的一種「複合貨幣」,在發生貨幣危機等情況下,成員國之間可以交換外匯。現在由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4種貨幣構成。2015年是5年1度調整構成貨幣的年份,中國正在努力將人民幣納入SDR籃子。

        8月4日,IMF在其發佈的SDR審查負責人見解中表示,即使納入人民幣,時間也由原來的2016年1月推遲至同年10月。此前,計劃在2015年底對是否將人民幣納入SDR作出判斷,這一時間也有可能推遲。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等國內的改革派勢力為了將人民幣提升為國際化貨幣,將人民幣納入SDR提升為成為重要目標,並一直以此作為推進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動力。

        但是,近期中國股市暴跌,中國政府採取了露骨的股價維穩措施,國內外普遍開始擔憂中國金融改革出現倒退。可能因此被IMF認為「改革不足」。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大越匡洋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