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繼偉透露經濟刺激有限度
2016/03/08
樓繼偉在記者會會上表示出用於支援經濟增長的積極財政政策還有一定餘地,但另一方面對於財政赤字佔國內生産總值(GDP)的比重非常肯定地表示不可能大幅提高,在發言中表達了依靠積極財政政策的經濟刺激要有一定限度的觀點。
樓繼偉在參加全國人大會議之際舉行了記者會。
地方政府一直通過名為「融資平臺」的基礎設施投資公司來籌集資金,使其代行公共住宅和道路等的建設工作。這些公司雖然接受政府的出資,但不在地方政府的預算和決算範圍之內,擁有「隱性債務」,被視為地方政府債務不透明的原因之一。
對於這些隱性債務,樓繼偉在承認今年按照統計的地方到期債務還有5萬億左右的同時,也表示「允許地方發行債券置換到期的債」。置換地方債是財政部2015年解禁的一種地方債。變成由地方政府來承擔基礎設施投資公司的債務。
如果2016年發行5萬億元的置換地方債,將比2015年增加60%。對於中國來説,這也許會導致政府債務比例惡化,但有助於消除投資者的疑慮。除促進財政透明化外,通過讓信譽相對較好的地方政府來承擔債務,還能達到降低成本的效果。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2015年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置換存量債務3.2萬億元,降低利息負擔約2000億元。
重要的是發行置換地方債只是將貸款的償還主體由基礎設施投資公司轉移到地方政府,地方債務仍未消失。由於代替償債,使得地方政府的債務餘額增加。如果基礎設施投資公司破産,地方政府將會蒙受損失。
樓繼偉在記者會上表示「在經濟增速放緩的時候,需要地方政府代償的比例可能擴大」,並指出有必要通過注入資産等來支援基礎設施投資公司的經營。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土居倫之 北京 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