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消失的新樓盤

2017/04/19


    為了抑制房價暴漲,中國各地方政府導入了各種限購政策。筆者訪問了從去年開始採取破格對策的南京。

 

      在南京經營餐飲店的小王為了結婚於2015年秋天在河西地區購買了一套新建樓房,面積為130平方米,當時價格約500萬元,而現在漲到了800萬元。小王説「幸虧當時買了」。不過他一臉愁雲地表示,「親戚為了換房子賣了自家的現有住房,但原本早該銷售的住宅樓推遲了上市時間」,親戚現在只能借住在堂兄家。

 

南京市區的在建樓盤

      在南京,新樓盤的成交量在2016年4~6月約為4萬1千戶,而17年1~3月減到了約1萬2千戶。該市去年4月導入了限價令,要求把新樓盤的年化漲幅控制在8~12%。因此開發商推遲銷售新樓盤,出現了不受限制的二手房價格比新房價格更高的奇怪現象。

 

      筆者在南京訪問的新樓盤價格為每平方米3.5萬元。營業員説「根據市裏的指示,下調了原本為3萬8千元的預定售價」。旁邊的二手公寓價格達到4萬元,只需買了新房再轉手賣掉就能賺錢。

 

    2016年10月出台的針對沒有南京戶口的人的限購措施也加速了樓市的扭曲。不僅是價格,客戶也被限定的開發商進一步減少了新銷售的樓盤。大量需求湧向二手公寓。

 

      2016年南京的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增長60%,達到約15萬戶,為過去最高。市中心的中古屋價格在2015年底為每平方米2.8萬元,而到2016年10月暴漲至3.8萬元。在導入限購政策的10月前後價格猛漲。很多房地産業者都認為是限價政策和限購政策導致二手房價格暴漲。耶魯大學教授陳志武指出:「限制規定增加,但分得越細越會産生扭曲」。

 

      如何讓房地産泡沫軟著陸是中國領導層面臨的課題。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單單通過限購很難取得效果,應該通過改革預防危機。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原田逸策 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