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雙節商戰「體驗型消費」表現搶眼
2017/10/11
中國伴隨著國慶長假的年度最大商戰落下帷幕。境內旅遊、電影和餐飲等「體驗型消費」表現堅挺,對整體消費增長起到拉動作用。不過,服裝和珠寶首飾等商品的銷售增長放緩,國慶期間的消費額增長率放緩至10.3%。11月將迎來電商的大規模打折,有張有弛的消費傾向越來越明顯。
![]() |
國慶期間的天安門廣場(Kyodo) |
2017年的國慶節與中秋節重疊,放假天數比往年多1天,合計8天。商務部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雙節長假期間中國國內的零售、餐飲業的銷售額(速報值)約為1.5萬億元,創歷史新高。
長假期間,旅遊等國內出行人數達7億人次。旅遊收入達5836億元,佔整體的40%左右,與2016年可比較的7天假期相比,增長率上漲了13.9%。除了北京等知名旅遊目的地外,大型遊樂園開業的地區也很受歡迎。大連萬達7月在貴州省開設的大型遊樂園吸引了超過40萬名遊客。
另外,從2016年開始低迷的電影收入也有所復甦。據調查公司蕓恩諮詢統計,長假期間的票房收入同比大幅增長35%,增至24.6億元。以拳擊為題材的喜劇電影《羞羞的鐵拳》票房大賣,對票房收入的增長做出了貢獻。
不過,長假期間零售、餐飲行業的銷售額增長率僅為10.3%,低於16年(10.9%)的增長率。增長放緩的原因似乎是商業設施的服裝等店舖的銷售情況低迷。遼寧省大連市的一家超市透露,中秋節互贈的月餅因為「今年與國慶節重合,銷售情況慘澹」。
中國即將迎來雙11電商促銷活動。因此,消費者在國慶節期間減少了不急需的開支。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大連 原島大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