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零售店迎來無人化大潮
2018/01/02
中國的零售店正在迎來無人化的浪潮。隨著手機支付的普及,沒有店員的便利店相繼開業。家電連鎖巨頭蘇寧雲商和阿里巴巴集團也已涉足其中,顯示出爆炸式增長的跡象。在期待因人工費上漲和電商崛起而陷入苦戰的零售店捲土重來的同時,便利性和技術上的缺陷等普及面臨的課題仍然存在。
![]() |
在「F5未來商店」通過觸控螢幕選擇商品並結帳後即可拿到商品(廣州) |
廣州市出現了無人便利店「F5未來商店」。在約30平方米的店內,實際商品一件也沒有擺放。店內只有安裝在牆上的觸控螢幕以及餐飲區。
記者向住在附近的家庭主婦李女士(40歲)請教了購買方法。首先,在觸控螢幕上從飲料、點心和快餐等約100種商品之中選出想要的,然後選擇結帳,掃描螢幕生成的二維碼完成支付。
之後,在店後面的倉庫裏,由機械選出商品送至取物口。從結帳到領取需要3分鐘左右。「商品數量還很少,但不用在收銀臺前排隊,也沒有態度糟糕的店員,所以我經常來」,李女士笑著説。
未來商店由佛山市歐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運營。該公司表示,自2014年起進行了多次試驗,2016年底正式啟動運營。在廣州和深圳共有5家店,爭取儘快達到100家。
在中國,進入2017年後,初創企業的無人便利店不斷開店。中山市賓哥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等地開設了約200 家名為「繽果盒子(BingoBox)」的店舖。除了廣東省之外,在北京和遼寧省等地,新開無人便利店的趨勢也在擴大。
其機制是通過「微信」進行個人認證,利用「支付寶」等移動支付系統付帳。中國的支付基礎設施日趨完善,使得初創企業的商業拓展更加順利。
![]() |
蘇寧開設了通過面部識別來支付的店舖(上海) |
此外,中國的大型企業也在涉足無人商店。蘇寧8月在江蘇省南京市開設了無人服裝店「Biu」。截至11月,已在上海和重慶等地增加至5家。只要下載並註冊蘇寧金融APP,通過出口處的攝像頭進行面部識別,即可自動完成結算。此外,阿里巴巴在浙江省杭州市運營的無人超市「淘咖啡」也是在出口處讀取商品進行結帳。
中國無人零售店普及的背景是,實體零售店受到電商擠壓,正面臨顧客減少的困境。實體店因房租和人工費上漲,盈利日趨嚴峻。既節省空間又能降低人工費的無人店受到關注,其優點包括顧客在收銀臺前的排隊壓力減輕,同時運營商還不會收到假幣。
在美國,亞馬遜正在進行「Amazon Go」無人零售店的實驗。日本JR東日本也將利用人工智慧(AI)啟動無人商店的試驗,零售店的無人化浪潮正在波及全世界。中國在技術等方面處於劣勢,但在實用化方面領先一步。
中國的零售店由於店員服務品質原本就不高等原因,消費者在購物時追求便利性與合理性的趨勢突出。同時,對於網上支付的抵觸感也很低,無人店今後或將以超過日本和歐美的速度發展。
目前中國的便利店數量多達約10萬家。但是,便利店主要集中於大城市周邊,在地方城市仍是個人商店居多。因此,預計今後無人零售店的開店餘地依然很大。據調查公司中商産業研究院預測,2017年無人零售店的市場規模為100億元,但預計5年後(2022年)將擴大至9500億元。
不過,無人便利店的普及仍面臨技術層面的課題。記者實際進入無人便利店購物,發現部分想買的商品買不到。廣州市內的一家無人便利店,收銀臺前的入口門卻敞開著。雖然設置了監控攝影機,但是防偷盜對策並不完善。
其他調查公司的調查顯示,7成的利用者對無人便利店感到滿意,回答不滿意的人中,83%的人表示「商品數量較少,找不到想買的商品」。34%的人回答「沒有自己喜歡的品牌」,還有22%的人回答「商品破損、品質差」。
中國的企業的慣例是「先做起來有問題再改善」,而不是從一開始就追求完善的服務。今後,預計無人便利店將逐漸得到改善。其中,能否採取有效的防盜對策以及迅速應對顧客的不滿將成為企業在黎明期市場掌握主導權的決定性因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