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季度GDP增18.3%
2021/04/16
中國國家統計局4月16日發佈的2021年一季度(1~3月)國內生産總值(GDP)在剔除物價變化後實際同比增長18.3%。由於新冠疫情蔓延,中國經濟在上年同期曾陷入負增長,這一反向因素使得按季度來計算創下了有記錄的1992年以來的最高增速。出口和投資等企業部門保持堅挺。
![]() |
北京市某建築工地(資料,REUTERS) |
這一增長率高於日本經濟新聞社和日經QUICK新聞聯合實施的市場調查的平均值(17.9%)。
中國2020年1~3月的實際GDP同比降低6.8%。2021年1~3月的實際GDP與2019年同期相比高出了10.3%。
2021年一季度GDP環比增長率為0.6%。相比2020年四季度(10~12月,3.2%)有所放緩。像已開發國家那樣將環比增速換算為年率的增長率約為2.4%。受到警惕新冠疫情再次擴大的中國政府的號召,避免春節假期回鄉探親和旅遊的趨勢擴大,這影響了消費的復甦。
貼近經濟的實際感受的名義GDP比上年同期增長21.2%。
![]() |
除了GDP之外,中國國家統計局在4月16日還發佈了其他經濟統計數據。住宅和工廠等固定資産投資一季度增長25.6%。其中,民間投資增長26.0%。2020年負責開展基礎設施投資的國有企業成為拉動力,但目前民間的設備投資也在復甦。
房地産銷售大幅增長。一季度銷售面積增長63.8%。有觀點認為,由於中國大城市的住房貸款收緊等限購措施相繼公佈,加緊購房的趨勢有所擴大。
出口(美元計價)比上年同期增長5成。除了口罩和個人電腦等新型疫情相關産品之外,服裝和玩具等傳統出口産品也表現強勁。出口減掉進口的貿易順差增至上年同期的9倍。
一季度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長24.5%。出口和投資等需求堅挺。很多工廠勞動者在春節時未返鄉,而是留在工作地,在假期後工廠較早開工,推高了工業增加值。
與企業部門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個人消費。
包括百貨商場、超市的營業收入和網際網路銷售等在內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零售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因2020年的低基數而實現33.9%的大幅增長。不過,觀察1~3月各月的環比數據的話,1月反而減少0.92%。
在往年,春節前後刺激消費的效果受到期待。今年,宅消費推動電商保持強勁,但以農村為中心,實體店消費欠缺增長勢頭。
中國政府將2021年GDP增長率目標定為「6%以上」。最早發生新冠疫情的中國在2020年一季度曾陷入負增長,但由於較早遏制疫情,自當年二季度(4~6月)起經濟逐步恢復正常。2021年二季度以後的同比增長率逐步放緩的可能性很大。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川手伊織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