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調查:中國經濟8個季度來首次向好
2012/12/25
![]() |
2012年全年的增長率預測比9月份實施的上次調查(7.8%)下降0.1個百分點。對2013年全年的預測和上次相比沒有變化,仍為8.0%。
包括第四季度在內,招商證券的謝亞軒認為眼下「投資是復甦的主要原因」,各位學家在這一問題的看法上基本一致。但投資以政府進行基本建設為主,民間的投資意願不強,在歐債危機等背景下,出口增長也難以指望。
瑞穗證券的沈建光認為「民間投資仍受困于産能過剩,外需也由於全球經濟乏力而受到拖累」,將2013年的增長率僅定在7.8%。
中國在12月15~16日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明年的經濟工作方針,提出將擴大內需作為戰略基點,明確提出將消費作為發力點。目前正以城市為中心,通過提高收入來增強購買力,但新鴻基證券的蘇沛豐認為「消費要擔負起經濟增長的主要任務尚需時日」。
![]() |
中國的新領導層提出了提高增長的品質和效率。但興業銀行的姚煒認為「重新恢復到8%的增長率只會增加未來的風險」, 指出現在需要沉下心來,解決生産設備過剩與企業負債、人口老齡化等結構性問題。
另一方面,對於2013年的居民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率,預測平均值再次達到3%,但仍低於中國政府提出的4%左右。關於金融政策,主流觀點是維持中立或寬鬆姿態。但野村國際的張智威認為2013年全年的CPI上漲率為4.2%,預計「下半年將會2次升息」。
在此次調查中,還有觀點認為中日關係對立將給雙方經濟帶來不利影響。
摩根大通的朱海斌一方面認為目前「對日本經濟的衝擊較大」,另一方面預測「從中期來看,對中國的影響也將增大」, 朱海斌認為:「如果對立加劇,日本企業從中國撤出投資的行動將會加速,從而遲緩中國製造業及産業的升級換代」。
瑞信銀行(Credit Suisse)的陶冬指出,「在中國的生産成本不斷上漲的背景下,不僅是日本企業、其他外國企業也開始考慮直接投資的政治風險」。強調這個問題的影響並不僅僅局限於兩國之間。
招商證券的謝亞軒也認為「影響將波及到多個方面。特別是對投資和出口的影響較大」。
(川瀨憲司 香港報道)
參與調查的經濟學家一覽
|
|||||||||||||||||||||
|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