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向東南亞出口陷入低迷
2013/05/09
![]() |
對歐盟、美國和日本等已開發國家出口簽約額相比上屆也呈現出好轉態勢。但另一方面,對東南亞出口增長1.5%,僅為小幅增長,與大上屆相比則下降6.5%。
在談到對經濟表現強勁的東南亞出口簽約額陷入低潮一事時,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劉建軍表示這是因為東南亞以國內生産替代中國進口産品的趨勢正在擴大。參會的採購負責人數量整體比上屆增長7.1%,但來自東南亞的採購商並未增加。
中國與東南亞企業之間的競爭正在擴大的領域包括傢具、服裝和鞋等勞動密集型製造業。由此可以看出,東南亞企業正在發揮人工費低於中國的優勢。廣東一家傢具製造商的負責人説:「東南亞擁有豐富木材,木製傢具方面的競爭尤其激烈」。由於在木製傢具領域處於劣勢,該公司已經轉向在金屬材質傢具方面尋找出路。
江蘇一家服裝生産商也指出,「夏裝製造已經從中國迅速轉移到越南和柬埔寨等周邊國家」。該公司將憑藉相比夏裝更需要技術實力的冬裝求得生存機會。
中國企業的人工費正在持續快速上漲,很多廣交會的參展企業稱,「比去年上漲了15~20%」。浙江省一家家電製造商的高管在談到與東南亞企業之間的競爭時表示,「憑藉此前的技術積累和員工素質,今後4~5年仍能保持優勢,但在那之後則充滿未知數」。
廣東的家電巨頭康佳集團表示,幾乎所有中國主要家電廠商等均已進駐東南亞市場,競爭日趨激化,已經很難實現盈利。康佳正在加速開拓中東地區的伊朗和伊拉克、北非的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等亞洲以外市場。
(桑原健 廣州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