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在熱錢和經濟低迷夾板下
2013/06/05
![]() |
中國人民銀行總部 |
該報道在網路上傳開後,認為如果人民幣升值,失業將增加等批評聲音不斷。人民銀行隨後進行了闢謠,稱報道並不準確。上述報道依據的是,由改革派經濟學家和當局有關人士組成的學術組織「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的內部報告,但在市場上,越來越多觀點對遲遲未取得進展的金融改革感到失望,認為這可能又是一個廣告氣球。
人民銀行一直反覆強調將推進利率和匯率制度改革。但即使是對於擴大人民幣匯率波動範圍,目前都處於觀望狀態。
背景是日美歐以及新興經濟體正在擴大的貨幣寬鬆。滾滾而來的過剩資金束縛了人民銀行的行動。
這些「熱錢」正避開監管網路源源不斷進入中國。由於中國對人民幣匯率進行限制,人民銀行需要購買流入國內的外匯,作為因此而投放的人民幣累計金額,外匯佔款餘額自去年12月以來已經連續5個月出現增加。
![]() |
此外,貨幣政策的選擇也正日趨困難。5月9日,人民銀行發佈了2013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該報告將以往「需始終強調防範通貨膨脹風險」的表述改為了「要前瞻性引導、穩定好通膨預期」,已經促使通貨膨脹風險略微降溫。
雖然住宅價格仍然高居不下,但1~4月物價漲幅僅為2.4%,大幅低於政府目標(3.5%)。由匯豐發佈的PMI(初值)5月降至49.6,低於50的榮枯線。
中國1~3月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率為7.7%,與市場預想相反,相比上一季度有所放緩。中國經濟進一步下行的風險增加。
人民銀行是否將像其他國家的央行一樣,為刺激經濟而出台貨幣寬鬆政策?但事實並不如此簡單。
![]() |
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 |
另一方面,由於經濟復甦速度放緩,回籠資金並不等於緊縮。要回籠流動性,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最為有效,但可能向市場傳遞出貨幣政策將轉向緊縮的錯誤信號,因此不能採取這樣的行動。
經濟下行風險加大,另一方面則是人民幣升值預期升溫。流入的資金流入房地産市場等,進而形成泡沫萌芽。而其根源是當局嚴格限制匯率和利率的現行制度已經力不從心。
只要中國嚴格管理匯率行情,投資者就會認為人民幣即使貶值,也將維持在一定限度內。只要不採取利率和匯率自由化這一根本性舉措,人民銀行似乎就難以擺脫困境。
(大越匡洋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