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頁岩氣開發難於上青天?
2013/08/08
目前「只有北美在生産頁岩氣」
|
但波士頓諮詢公司7月發佈的調查顯示,截至2012年底,在美國和加拿大為開採頁岩氣而挖掘的礦井達到11萬口。與此相對,北美以外的礦井還不到200口。頁岩氣和頁岩油生産量的99.9%集中在北美。可以説目前的現狀是只有北美在開採頁岩氣。
其他國家並沒有作壁上觀。中國制定了頁岩氣5年規劃,提出了到2015年達到65億立方米、2020年達到600億~1000億立方米這一雄心勃勃的發展目標。
|
但日本能源經濟研究所研究主管橋本裕認為:中國頁岩氣生産走上軌道「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中國提出的到2015年達到65億立方米的生産目標僅僅相當於中國天然氣消費量的百分之幾。日本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産資源機構主任研究員竹原美佳斷言:「目標的實現非常困難。如果一切順利,最多達到40~50億立方米」。
為什麼中國的産量難以增長呢? 「中國的頁岩氣並不那麼具有魅力。資源量只是理論上的數字,問題是地質情況不樂觀」, 日本政府下屬機構的一名官員在國際會議上聽到與會的中國資源相關人士這樣説。
竹原美佳指出作為中國頁岩氣主要産地之一備受期待的四川省的地質結構複雜,甚至被稱為地質博物館。此外,天然氣層所在的位置比美國深很多。
要開採頁岩氣,需要有向基岩層中注入高壓水使其破裂,然後抽取從裂縫中滲出的天然氣的技術,但竹原美佳指出「美國技術很難原封不動用在中國。中國缺乏水中混入物質的比例和壓力等適合中國地質條件的技術」,要發展這些技術需要時間。
與擁有大片平坦土地的美國不同,四川到處都是險峻的山脈。橋本裕指出「在具有悠久石油與天然氣生産歷史的美國,遍佈著星羅棋佈的管線,但在中國,運輸開採出來的天然氣的基礎設施尚不完善」。
此外,確保注入基岩層中的大量的水也是難題之一。考慮到這些因素,中國頁岩氣的生産成本將大幅高於傳統天然氣。此外,打擊企業投資意願的因素還包括政府對天然氣的價格限制。由於國産天然氣的批發價格被控制在較低水準,成本高的頁岩氣開發可能被迫推遲。
走上軌道要等到2020年以後
中國政府於6月將國産天然氣以及經由管線進口的天然氣的工業用氣價格提高了15%。而在四川省,運輸頁岩氣的管線建設也已經啟動。有報導稱,中國政府敦促中國石油天然氣的母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CNPC)克服技術上的困難,加快頁岩氣開發。
![]() |
中國已經是亞洲最大天然氣消費國。據國際能源機構(IEA)展望顯示,2030年的需求將增加至2010年的約3倍。天然氣進口比率目前已經高達30%。今後能在多大程度上抑制不斷增加的進口量,將取決於頁岩氣的開採進度。
中美兩國政府7月在華盛頓舉行了戰略與經濟對話,頁岩氣就成為了話題。中國表示希望進口美國利用頁岩氣生産的液化天然氣(LNG),同時希望美國企業為開發中國的頁岩氣進行投資。
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在確保能源穩定供應的同時,希望獲得頁岩氣的開發經驗。此外,中國大型石油企業對北美頁岩氣開發的投資正日趨活躍。雖然短時間內難有明顯進展,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會放棄成為頁岩氣大國的雄心。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松尾博文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