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方融資平臺負債或達19萬億元
2013/10/03
![]() |
地方經濟主要依賴基礎設施投資(內蒙古的工地現場) |
據推算,從2010年開始的2年時間裏,負債總額增加了39%。中國政府為提振經濟而實施的4萬億元的大規模公共投資導致負債總額急劇增長。
負債總額中,有息負債為14.3萬億元。投資對象多為資金回籠時間長的基礎設施業務,確保利息支付資金成為亟待解決的課題,2012年底佔整體53%的利息支付資金未能通過業務賺得,而是主要靠地方政府補貼。野村國際的推算顯示,一旦資金週轉困難,70%的利息支付將出現問題。
野村國際認為今後地方融資平臺的財務狀況將進一步惡化。負責此次調查的經濟學家張智威指出,中國政府2014年內將容忍部分違約行為。原因在於中國領導層認為即使增長率下滑也要優先經濟結構改革,不太想維持地方融資平臺的機制。
地方融資平臺面向基礎設施和房地産等固定資産投資進行融資,支撐了當地經濟發展。如果容忍違約導致資金流動停滯,「將必不可免的導致整體經濟增長減速」。張智威預測2014年中國的實際增長率為6.9%,將跌破7%。
原本以為即使出現部分違約行為,因為政府財政餘力充沛,短期內將波及到金融系統整體的可能性也很小。不過,張智威警告稱,如果允許地方融資平臺進一步膨脹,將來費用將進一步擴大。
地方融資平臺是中國地方政府的「別動隊」。其負債可以説是地方政府的「隱形債務」。野村國際表示,此次的推算值比較「保守」,實際上可能比這一數值更大。
(川瀨憲司 香港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