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9月出口額3個月來首次下滑

2013/10/12


  中國海關總署10月12日公佈的9月貿易統計數據顯示,出口額比去年同期微減了0.3%,3個月來首次出現同比下滑。一方面是因為去年9月的出口增長本身相對較快,接近兩位數,不過也顯露出外需增長勢頭放緩,出口導向型經濟復甦困難等因素。由於資源等産品進口出現增長,中國9月的進口額增長了7.3%,連續3個月增加。

  9月份出口額減去進口額的貿易收支為順差934.8億人民幣。出口方面,以電子、紡織品為主面向東南亞和美國的出口表現堅挺,不過與市場的大多數預期相反,出口額低於上一年的水準。

  人們對新興經濟體經濟減速的擔憂加劇,加之上調美國債務上限等問題而引起的混亂,經濟前景充滿不確定性。

  中國的進口則繼續保持增長勢頭。原因在於中國企業看好國內的基礎設施需求增長,紛紛擴大生産。另外由於資源價格處於低位,鐵礦石等原料的進口大幅增加。1~9月的鐵礦石進口量同比增長了9%,煤炭增長了17%,原油增長了5%。

  7~9月的進出口貿易總額同比增長了6%。從主要地區來看,面向歐洲的貿易總額增長了3.5%,和1~9月的累計貿易額(減少0.8%)相比,當前與歐洲的貿易正在復甦。7~9月與日本的貿易額減少了5.3%,持續呈下滑趨勢,不過減幅有所縮小。

(大越匡洋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