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遊業也被霧霾籠罩?
2014/02/18
![]() |
外國遊客也帶上了口罩(北京市,kyodo) |
大氣污染嚴重的北京方面,2013年1~11月的遊客人數同比減少了10%以上。北京市從13年1月開始面向約50個國家實施了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但大張旗鼓推出的政策卻沒有取得明顯的效果。原本預計每年將有2萬人利用該制度,但13年的實際利用者僅為1萬4千人。
遼寧省的大連和瀋陽也於今年1月引入了該制度。去年底在美國紐約的時代廣場投放了電子廣告,向聚集在時代廣場迎接新年的人們宣傳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但大連市的一家5星酒店的營業部部長無奈地表示「客房入住率並未出現上升跡象」。
外資酒店戰略受影響
在中國運營高檔酒店的外國企業的戰略也受到影響。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統計,2013年1~6月中國3星以上酒店的銷售額同比減少了12%。
![]() |
另一方面,赴海外遊客的中國人則以超過預期的速度不斷增多。據國家旅遊局統計,13年赴海外旅遊的中國人同比增加18%,增至9819萬人。
觀光大國之間爭奪中國遊客的動作越來越明顯。法國在春節之前面向中國遊客簡化了簽證手續,開始實施48小時以內發放簽證的新制度。相比需要5天時間辦理簽證的英國等國手續有所簡化。
觀察中國的「旅遊收支」(海外遊客在本國的消費額與本國人海外消費額之差)可以發現,逆差額正不斷擴大。
內需流向海外
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推算,海外遊客13年在中國的消費額減少了4%,減至480億美元,相比之下,中國人在海外的消費額則高達1200億美元,旅遊收支為逆差720億美元。中國在09年首次出現40億美元的逆差,而現在逆差額已擴大至18倍。國際貿易投資研究所認為「中國已超過德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旅遊收支逆差國」。
![]() |
中國人在海外的消費額無法計入國內生産總值(GDP),這意味著中國政府旨在提高的內需流向了海外。丸紅經濟研究所的高級經濟學家鈴木貴元指出「這與中國政府希望向內需主導型經濟轉變、改變對外國貿易依賴體制的想法背道而馳」。
(森安健 大連)
旅遊收支:顯示海外綜合資金往來的經常收支中,構成服務收支的項目之一。為海外遊客在本國的消費額與本國人海外消費額之差。基於住宿費、餐飲費和當地交通費等費用計算得出。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