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購買力平價計算GDP將躍居世界首位

2014/05/04


     據世界銀行日前公佈的2011年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國內生産總值(GDP)為基礎進行的推算顯示,中國最早將在2014年趕超美國,躍居首位。據稱,印度已在2011年趕超日本,由上次的第十位躍居到了第三位。從平常使用的名義GDP來看,美國的規模為中國的2倍,但事實上,從購買力來看,新興市場國家的存在感正日益提高。通常情況下,GDP的國際比較以名義匯率為標準。

     由於世界銀行推算的按購買力評價計算的GDP扣除了波動較大的匯率行情的影響,對各國的物價差價進行了調整,因此被認為體現了各國購買力的實際情況。日前世界銀行公佈的2011年推算結果顯示,美國居首位,佔到全球經濟的17.1%。其次是中國(14.9%),印度(6.4%)和日本(4.8%)分列第三、第四。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11年到14年,中國的經濟增長率為24%,而美國僅為7.6%,因此中國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GDP有望在今年年內趕超美國。

     全球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的GDP合計為90萬6470億美元。在排名前12的國家中,中國、印度、俄羅斯及巴西等中等收入國家有6個。這6個國家佔到全球GDP的三分之一,與剩下的日美德法等6個高收入國家的合計值幾乎相當。特別是中國和印度,僅此兩國就佔到了亞太地區的三分之二。

     (川合智之 華盛頓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