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討論中國經濟前景
2014/05/27
![]() |
政府將對影子銀行進行監管
中國社科院亞太所原所長 張蘊嶺:在中國國內多數派認為經濟的減速趨勢將在年內結束。原因在於市場期待政府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國有部門對民間開放。政府已開始施壓迫使經濟從高增長但公害不斷的模式向低速可持續增長的模式轉型,但是中央監管範圍之外的地方政府仍在繼續過剩生産。地方政府通過影子銀行融資使得債務出現膨脹。中央政府終於打算對影子銀行進行限制和監管。
東京大學教授 丸川知雄:影子銀行中包含相當於日本黑市融資的東西以及理財産品等各種內容。在利率受到限制的情況下,尋求高風險、高回報的個人需求是合理的,但問題是影子銀行很容易引起道德風險。如果投資者認為政府的救濟是理所應當的,那麼將無法培育出健全的風險意識。
泰國開發研究所特別研究員 Chalongphob Sussangkarn:影子銀行的問題之一是無法從普通銀行獲得融資的民營企業的融資成本極高。以經濟高增長為前提的高利率借款在經濟減速時會紛紛浮出水面。影子銀行在監管範圍之外這一點也提高了風險。
浦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中國經濟在中期內將出現減速。各位怎麼看待10~15年後的中國經濟?
生産效率有望提高
丸川:我認為中國2011~20年的潛在增長率為7.7%,21~30年的潛在增長率為7.1%。通過改善資本效率、增加研發費用和國有企業民營化等舉措,生産效率有望得以提高。雖然有定論認為農村的勞動力將走向枯竭,但是中老年人口仍很充裕。
張蘊嶺:毫無疑問2030年之前中國的國內生産總值(GDP)將超過美國,但是中國仍將是發展中國家。拘泥於GDP超越美國毫無意義。問題是能否通過技術革新和改革擺脫中等收入國家陷阱。
浦田:各位怎麼看待促進亞洲經濟增長的自由貿易協定等框架?
強化關係對雙方有利
Chalongphob Sussangkarn:中國將超過日本成為東盟(ASEAN)的最大貿易對象國。通過完善基礎設施等措施,國境接壤的兩國關係得以強化對雙方均有利。
張蘊嶺:東南亞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將16個國家連在一起。經濟整合應該從各國開放市場和提高開發較晚國家的國力這兩個目的來考慮。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