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貶值出現暫歇跡象

2018/07/27


  在外匯市場,人民幣的暴跌出現了暫歇跡象。7月24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跌至1美元兌6.840元,創出約1年零1個月以來最低水準。到了26日又反彈至1美元兌6.7~6.74元。由於中美貿易摩擦風險,人民幣持續貶值,但中國政府通過財政擴張支撐經濟的預期和美國總統川普牽制美元升值的發言推動了人民幣的重新買入。

 

  

  7月23日,中國政府表明積極的財政政策將「更加積極」,這成為人民幣的拋售趨勢得以緩解的契機。認為通過基礎設施投資等財政支出的擴大、中國經濟得到支撐的預期升溫。此前,認為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將打擊中國經濟的擔憂情緒導致了人民幣兌美元貶值。野村證券的池田雄之輔指出,「對中國經濟的擔憂已經緩解」。

 

  還有觀點認為,川普20日在推特等場合的牽制美元升值的發言正在産生影響。市場上有猜測認為,「如果人民幣進一步貶值,當局或將採取買入人民幣的干預措施」。

 

  認為目前的人民幣過於貶值的看法在市場上不斷浸透。日本花旗證券的高島修針對人民幣迅速貶值表示,「1美元兌6.6元是一個節點,跌破的話讓人有違和感」。

 

  今後的關注焦點是預定月內召開的共産黨中央政治局會議。池田雄之輔指出,「如果基礎設施對策的具體舉措被納入,將對人民幣構成利多」。

 

  不過,人民幣貶值風險並未完全被消除。中美貿易摩擦的走向仍具有明顯的不確定性。隨著美國加息,從美國流向新興市場國家的國際資金的走向正在發生變化。

 

  資金從中國外流的説法根深蒂固。1~3月中國經常項目收支從此前的盈餘變為逆差。逆差的背後被認為存在中國人將資本轉移到國外的因素。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的西濱徹認為,「今後如果進一步影響到股價等,將構成人民幣的貶值壓力」。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