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減少新股發行干預
2013/12/02
作為證券監管當局的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證監會)11月30日宣佈了上述消息,並表示是逐步推進股票發行從核准制向註冊制過渡的重要步驟。
中國目前採用「上市核准制」,即由政府對希望上市企業的盈利能力和信用力進行審查,以判斷其作為上市企業是否合格。
審查方式向日美模式轉變
今後,判斷申請上市企業是否符合上市條件的大部分工作將交給承擔新股發行的證券公司、對財務報表是否存在錯誤進行審查的審計公司與法律事務所等。
![]() |
![]() |
在中國,每當股價低迷,證券當局將會暫停上市審批。此外,審批標準非常不透明,例如相比民營企業,國有企業上市更容易獲批,相比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滯後的內陸地區企業更易於獲批。
民營企業很難從國有銀行獲得融資。對於希望通過上市增加融資管道的民營企業來説,證券當局擁有巨大許可權的上市核准制已經成為巨大問題。
為了防止財報造假,將加強處罰。如果上市之後業績惡化,推薦這些企業的證券公司將在一定期間內喪失推薦資格。此外還將明確發現財報造假時、上市企業、審計機構和證券公司等對投資者的賠償責任。
實際效果仍然不透明
改革的道路已經明確,因此將重啟首次新股發行。自去年11月汽車零部件廠商浙江世寶上市以來,證監會暫停了股票上市審批。目前出現了等待上市企業已達到近800家、佔到已上市公司整體約30%的異常事態。
證券當局表示在明年1月之前,預計有約50家企業將依次上市。在等待上市的企業中,包括廉價航空公司春秋航空、吉祥航空、線上遊戲服務商北京麒麟網文化有限公司等民企。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表示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不過,在此次改革中,證券當局仍將保留是否批准企業上市的最終許可權。另外,由於審查的放鬆,有可能相繼出現問題上市企業。因此,中國今後是否完全廢除核准制、而全面推行註冊制仍是未知數。
(土居倫之 上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