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放開三孩生育政策

2021/06/01


    中國在5月31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上提出了允許1對夫婦生育3個子女的方針。2020年中國出生人數出現1949年之後的最大降幅。對於中國來説,人口是國際影響力的源泉。中國對少子老齡化導致經濟增長放緩産生強烈的危機感,開始放寬生育限制。

   

    新華社報道了放開三孩生育政策的消息。中國從1980年開始實行1對夫婦只允許生育1個子女的獨生子女政策,出生率下降,2016年全面放開二孩政策,此次進一步放寬。

   

    2020年的人口普查顯示,中國人口已超過14億,雖然仍在增加,但似乎很快就會轉為下降。

   

    中國正在快速向少子老齡化社會發展。65歲以上的老年人在截至2020年的10年裏增加了6成。在人口中所佔的比例也達到13.5%,不久就會進入國際標準規定的老年人比例超過14%的「老齡社會」。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勞動人口和出生人數仍在持續減少。勞動年齡人口比2013年的最高值下降4%。支撐1位老年人的年輕人數量持續減少。

    

    對社保財政帶來的影響也不斷擴大。管理養老金、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保險收支的社會保險基金的2021年預算以財政支出填補的比例達到25.5%。比2015年上升了3個百分點。

    

     截至2020年,中國的手機出貨量已連續4年減少,新車出貨量已連續3年減少。年輕一代人數減少,也對中國領導層重視的內需擴大政策投下陰影。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在4月的工作報告中指出老齡化危機很難通過技術進步和提高教育水準來彌補。

    

     為了確保勞動人口,政治局會議還強調要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不過,延遲退休年齡不僅推遲開始支取養老金的時間,也導致年輕人就業機會減少,因此也有民眾有不同意見。

     

     放寬生育限制能否帶來出生人數增加還不得而知。中國雖然在2016年全面放開了二胎生育,但出生人數在2017年以後仍連續4年減少。尤其2020年的出生人數為1200萬人,比上年大幅減少18%。

    


   

    中國也在晚婚化,創建年輕人容易結婚生育的環境是面臨的課題。不僅要充實城市不足的託管托嬰服務,還要降低高漲的教育費用。

     

     中國在2016年放開二孩生育政策,當時也有人分析指出隨著放寬限制,表示1名女性一生生育孩子數量的總和生育率將超過2。

   

北京市內(資料圖,Reuters)

 

     結果並未達到預期。只有2016年出生人數超過上年。2020年的總和生育率只有1.3。截止到2025年,10年內育齡女性也將減少約4成,很難將出生人數轉為正增長。

 

     養育費用高也是削弱生育意願的一大因素。公立幼兒園和保育園存在結構性不足。在大城市,孩子從上學前就開始上培訓班。甚至有估算指出在北京及上海等大城市,1個孩子讀到高中畢業所花費的成本大概在250萬元左右。

 

    中國的城市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在2020年為接近4萬4000元。在新冠疫情下,收入調整遲緩,住房價格上漲,成為家庭的負擔。住在北京市、育有一個3歲孩子的35歲女士表示「連養二胎都很難」。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川手伊織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