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21年離婚數大減43%,冷靜有用?

2022/04/01


      中國的離婚數量正在大幅減少。中國民政部的統計顯示,2021年為213萬對,比上年減少43%。這是因為在提交離婚申請之後30天以內可以撤回。有分析認為,因擔憂經濟問題和對子女未來的負面影響,很多人改變了離婚的主意。

    

中國設置了離婚冷靜期(北京市內)

   

      中國的離婚數量在有可比數據的2007年以後,截至2019年不斷增加。2020年再加上疫情下受理機構長期關閉的原因,離婚數減少了8%。但2021年降幅大幅擴大。

  

  

      主要原因在於防止衝動型離婚的「冷靜期」的設置。2021年1月施行的《民法典》規定,夫妻在提出離婚手續申請後,可在30天以內撤回。在冷靜期之後的30天內,如夫妻雙方並未同時領取離婚證,將被視為取消離婚手續申請。

 

      中國媒體報導稱,在安徽省合肥市,2021年1~11月出現超過3萬對的離婚申請,但在2021年內完成正式離婚手續的只有約1萬6800對。44%提出申請的夫妻並未離婚。

 

      有分析認為,對離婚後的生活和子女未來的擔憂成為暫緩離婚的原因。城市地區的新增就業至今仍低於疫情之前的水準。在生活成本提高、夫妻都工作很普遍的背景下,離婚後無法保持相同生活水準的人不在少數。


 

      有聲音表示,認為單親育兒不利於子女未來的想法也是原因之一。夫妻共同養育一個男孩的北京市女性(35歲)表示,有的父母不喜歡自己孩子的結婚對象是單親家庭。

 

      考慮到未來的負面因素,維持表面婚姻狀態的「假面夫妻」在增加。網上也有聲音表示「如果大家都認為離婚很難,那以年輕階層為中心,越來越多的人會慎重考慮結婚和生育」。

 

      2021年的結婚登記數據降至763萬對,比上年減少6%。連續8年減少,與頂峰的2013年相比減少逾4成。

 

      在重視面子的中國社會,男性一般在結婚前準備後房子和車。如果沒有家長的資助,男性的負擔沉重。最近,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因為就業不安對未來不抱希望,成為「躺平族」,這也是中國結婚人數下滑難以止住的背景。

 

      由於結婚成本上升和女性進入社會,中國的晩婚化趨勢加強。在30~34歲結婚的人2020年佔到整體的19.3%。比2010年提高8個百分點,首次超過20~24歲(18.6%)。

 

      人口學專業的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研究員易富賢指出,20~29歲女性的生育佔新生兒的約6成。20多歲結婚的人2020年比上年減少14%。高於結婚登記數據的降幅(12%),少子化正在加劇。

 

      2021年中國的出生人數僅為1062萬人,創出1949年建國以來的新低。假設2021年20多歲結婚的人以和2020年相同的速度減少,易富賢以此為前提推算稱,2022年的出生人數將比2021年減少約1成。

 

      隨著老齡化而持續增加的死亡人數2021年達到1014萬人。如果出生人數減少約1成,2022年的中國總人口轉為減少的可能性很大。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川手伊織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