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餃子事件」6年後終劃上句號

2014/01/20


     關於日本2008年發生的中國産餃子中毒事件,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於1月20日以投放危險物質罪對生産商前臨時員工呂月庭(39歲)作出無期徒刑的判決。這一曾導致日本對中國産食品嚴重質疑、甚至發展為中日外交問題的事件在經過6年後終於劃上了句號。

 據進入法庭的相關人士表示,審判長指出,被告呂月庭由於對公司待遇存在不滿,利用注射器向冷凍餃子中注入了殺蟲劑,這一行為對不特定多數人的健康造成了傷害,性質極為惡劣。

  判決書顯示,由於被告呂月庭投放殺蟲劑,中日兩國加在一起有14人的健康遭受損害,其中1人症狀嚴重。此外,還給其就職的石家莊市食品公司「天洋食品」造成了550萬元的損失。據稱,呂月庭在法庭內始終低著頭。

 目前仍不清楚被告是否會因不服判決而提出上訴。不過,估計即使提出上訴,判決結果在大體上也不會改變。

  該事件發生在2007年12月底至2008年1月,日本千葉縣和兵庫縣食用天洋食品産冷凍餃子的10人發生了中毒症狀。根據日本方面的調查,這些冷凍餃子中檢測出了有機磷類的殺蟲劑甲胺磷。其後,中國國內也出現了受害者。

  中國政府最初認為,殺蟲劑在中國混入的可能性極低,但在2010年3月拘捕了呂月庭,並於同年8月提起訴訟。2013年7月舉行的首次公開審判在當天結束審理。在中國,投放危險物質罪的量刑為有期徒刑10年以上,很多觀點認為,無期徒刑的判決相對比較重。

  中日目前面臨著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摩擦等更加嚴重的的課題,此次的判決對中日關係産生的影響被認為將非常有限。

  據在附近經營雜貨店的女性稱,天洋食品在石家莊市中心向南5公里左右的工廠「在大約1年前被拆除」。這裡將建設物流中心,事件的記憶即使在當地也正趨於淡薄。

     (山田周平 石家莊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