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就不要吃過鹹食物
2020/08/25
村山宏 為日經中文網撰稿:在南韓網民的言論中,經常能看到下面的説法。那就是「日本料理又鹹又油膩,不喜歡。包括甜味在內,味道太濃」。雖然我能理解南韓人討厭日本料理,卻無法認可這個理由。而從中國人角度來看,甚至感覺日本料理過於清淡不好吃。顯示味道濃郁度的一個指標是鹽分量。調查中日韓的每日鹽分攝取量(英BMJ Open 2010年的數字)發現,日本為12.4g,中國為12.3g,令人意外的是南韓達到13.2g,攝入量最多。
![]() |
韓式起司火鍋(資料圖) |
南韓人的鹽分攝取量與泰國(13.5g)並列,處於世界最高水準。據筆者的推測,或許是由於南韓料理通過辣椒形成辣味,結果甜味和鹹味等其他味道相對被掩蓋。因此,在吃沒有辣味的日本料理時,會感覺「味道濃」。南韓人可能在自己沒意識到的情況下較多攝入了鹽分。當然,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每日攝取量為5g,中日韓的差異不過是半斤八兩。
|
其實,1970年代日本的每日攝取量為14g左右,非常高。當時在農村,因高血壓引發的疾病導致60多歲死亡的人很多。高血壓會引起腦中風、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動脈瘤和腎衰竭,還有調查顯示,胃癌的發症率也將提高。的確,南韓的胃癌發症率就極高。要想避免高血壓,至少要將鹽分攝取量降至與法國(9.6g)、英國(9.2g)和美國(9.1g)持平。
日本政府長年致力於口味清淡化的減鹽運動。或許是取得了效果,2016年的鹽分攝取量(國內調查)降至9.9g。從前死因是高血壓引發的疾病佔壓倒性,目前則是癌症更多。因高血壓導致60多歲死亡的人減少,日本人的平均壽命超過80歲,女性正在接近90歲。但是,與世衛組織推薦的每日5g仍相距很遠,受高血壓引發疾病困擾的人數位於第三。
中國政府也開始認識到減鹽的重要性。人民網報導稱,2017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發佈的「國民營養計劃」提出了到2030年將每日鹽分攝取量降低20%的目標。如果降低20%,將與現在的日本10g左右相同。在中國,南方的鹽分攝取量較少,香港每日攝取量僅為8.8g(2014年/2015年),香港人長壽一事廣為人知。在南韓,自2010年起減鹽運動也全面啟動。
在提出這樣的話題後,就會有反駁稱「與其吃清淡難吃的飯菜長壽,不如吃好吃的早點兒死亡」。的確,飲食生活是個人自由,但高血壓引發疾病的可怕之處是未必會猝死,而是會陷入半身不遂等需要長期康復的疾病,給家人造成沉重的負擔和困擾。負擔更為巨大的是國家。在任何國家,政府都會或多或少補貼醫療費和護理費(護理失能老人)等費用。
在日本政府債務膨脹至國內生産總值220%的背後,存在著醫療費的增加。包括日本在內,各國政府積極推進減鹽運動,是希望抑制政府醫療費負擔的增加。日本政府對醫療和護理領域的財政支出(包括地方財政)達到20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3萬億元)左右,佔全部財政支出的12%。甚至有人批評稱,由於沉重的醫療費負擔,建設、教育、文化和科學技術費等其他事業正在受到擠壓。
中國情況如何呢?中央和地方加起來的醫療領域(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金額2018年達到1.6萬億元。雖然僅佔全部財政支出(22萬億元)的7%,但比國防費的1.1萬億元還要多。今後隨著老年人人口的增加,醫療相關費用也將增加,政府財政負擔加重將難以避免。不用説,這篇文章未提及的糖類和脂肪的過度攝入也將招致肥胖和糖尿病,導致醫療費增加。太濃的味道是國家財政的大敵。
通過適度的飲食生活維持健康獲得長壽,有一天因衰老戛然死亡,可以説是一種理想。就算嘴裏説著保衛祖國那樣看似勇敢的話,也會因疾病當不了士兵,財政也將受到壓迫。如果是愛國人士,需要堅持少吃過鹹食物、保持健康,避免給國家造成麻煩。與愛國相比,日本人更重視醫療,醫療和護理的財政支出(包括地方)達到國防費(5萬億日元=3300億元)的4倍。中國一定不會希望出現這種局面……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村山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