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一段極端民族主義醜陋史

2020/10/22


  村山宏 為日經中文網撰稿:任何人都對自己出生的祖國和地區充滿自豪,對自己的民族和國家沒有自豪感,去稱讚和服從其他民族和國家是不可能的。但是,也不應該過度自誇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完全否定其他民族和國家。過度的民族主義將會帶來毀滅。什麼是健康的民族主義?這個問題確實難以回答。在日本,過去曾颳起過民族主義旋風,隨後引發了太平洋戰爭。下面介紹一下成為極端民族主義開端的「日比谷火攻事件」。

 

  1905年9月5日,數萬民眾聚集到東京日比谷。這些人都是反對簽署終結日俄戰爭《樸茨茅斯和約》的群眾。1904年開打的日俄戰爭,戰局變得對日本有利起來。繼1905年3月奉天會戰陸戰取得勝利之後,日本海軍又在5月的日本海海戰中,擊潰了俄羅斯的波羅的海艦隊。日本意與俄羅斯簽署媾和條約,在美國的斡旋下確定了終結戰爭的意向。然而《樸茨茅斯和約》內容傳出後,民眾間的不滿情緒高漲。

 

 專欄-日本人小聲説

       

 看了讀者對我專欄的評論……

         

 今天的日本沒有擴張領土的想法

              

 愛國,就不要吃過鹹食物 

              

   漢族歷史上為何數次被少數民族統治

   

 厲害了,我的日本 

      

 從米其林看中國産業的弱點

      

 不要被「傳統」欺騙 

           

   更多》》》

  因1年半的日俄戰爭,日本出現大量戰死者,且為籌集軍費,背負了鉅額的對外債務。日本民眾對賠償金的期待提高。條約談判之前,包括東京帝國大學6位教授等「七博士」提出媾和條件,敦促日本政府從俄羅斯獲取鉅額賠償金。媾和條約受到民眾期待,內容卻是完全沒有從俄羅斯取得賠償金。一直忍受戰爭痛苦的民眾感到憤怒。用煽動戰爭來擴大發行量的各大報紙發出反對《樸茨茅斯和約》的言論,更加煽動民眾的不滿。

 

  反對《樸茨茅斯和約》的日本民眾試圖9月5日在日比谷公園聚集,但警察封鎖了公園。憤怒的民眾不僅侵入公園,還開始襲擊東京的警察署。東京各地出現縱火。日本民眾襲擊贊同媾和條約的國民新聞社,帶著刀的暴徒闖入了內務大臣官邸。不僅如此,斡旋媾和的美國公使館、有美國牧師的基督教會也成為被攻擊的對象。東京陷入無政府狀態,政府發佈戒嚴令,動用軍隊鎮壓了暴動。

  

  陸軍大將桂太郎領導的內閣雖贏得戰爭,卻未能善始善終,在第二年的1906年1月總辭職。日俄戰爭表面上是以日本取得勝利告終,但事實是,日本已經沒有能力再繼續維持戰爭。如果繼續維持戰爭,將會遭遇俄羅斯的捲土重來,日本也會敗北。日本政府委託美國進行斡旋,是希望儘快結束戰爭。日本政府和軍方都明白,通過媾和條約從俄羅斯得到大量賠償是不可能的,卻不能向日本國民説出真相。

 

  這是因為日本不能公開自己軍隊筋疲力盡的內情。如果俄羅斯得知日本內情,恐怕會繼續維持戰爭。日本政府同意了在沒有賠償金的條件下的媾和。相對於民族感情,日本重視了國家利益。但是,沉浸在戰勝情緒的日本,民族主義高漲,不了解實情的學者和記者都強硬反對條約。從日本人的民族感情來説,向長期敵對的俄羅斯作出讓步是不能被允許的。「知識分子」以跟隨民眾的形式,大肆宣揚「正義」。

 

  知識分子本應致力於冷靜地把握現狀,卻站在了煽動民族主義的一方。日俄戰爭之後,日本的民族主義日趨加強,不斷與中國打仗。報紙記者、學者和文人每次都會煽動戰爭,主張戰爭是「正義」的。當時與軍人相比,這些被稱為「知識分子」的人更加好戰。經歷過明治維新的元老以及山本五十六等海軍高層都了解日本軍事力量和經濟能力的極限,試圖給戰爭的擴大踩下煞車,最終都遭遇了失敗。

 

  民族主義是基於本國與本民族的文化和歷史,闡述政治經濟和國際關係理想狀態的思想形態,與宗教、哲學和政治思想相比,不需要深入思考,最終形成了「我的國家、我的民族優秀,我們是正義的,其他國家和民族都是邪惡的,應該打倒」之類的敵友邏輯。這是植根於情緒化的單純邏輯,比任何講道理的思想都更加有力。由於知道這一點,「知識分子」都會為實現自己的利益盡最大可能利用民族主義。

             


          

  令人遺憾的是,民族主義作為分析國際關係的工具,有效性很低。在考慮本國與他國産生的對立狀況和解決方法時,應根據雙方的不同立場,從多方面加以考量。如果迎合民族主義,答案將會在1秒鐘內出現,那就是本國和本民族的立場永遠是「正義」的。不管遇到什麼問題,只要批評對方就行。這等同於思考停止,結果造成遠離合理判斷,四面八方都只剩下敵人。這就是太平洋戰爭時的日本狀況。

 

  筆者作為經濟記者,對民族主義不抱同感。軍人的思維方式歸根到底不是敵人就是朋友,但經濟活動領域並非如此。如果只有自己這邊做生意賺錢,不但會失去客戶,還會得不到供應商和合作夥伴的信任。想要長期做生意,就必須要努力做到在自己賺錢的同時,也讓生意對方賺到錢。對方並不是敵人。在國際關係上,應該要求的事情就應提出,應該妥協的地方就應妥協,這才是「商業思維(Business Mind)」。一枝獨秀不但會被所有人厭惡,最後還將失去財富。

 

  雖然答案平庸,但我還是認為健康的民族主義應該基於認可其他國家、其他民族的驕傲。中國文化很出色,日本文化也很出色,不用説,美國的建國理念也很了不起。筆者從中國歷史學到很多東西。任何國家和民族都對自己的歷史、文化和思想擁有自豪感。不僅僅是本國的正義,還應該理解對方的正義。相互追求國家利益,相互認可國家利益,這才是國際關係。回想起充滿民族主義的日本的那段醜陋歷史,我意識到,不能被大肆炫耀本國「正義」的「知識分子」欺騙。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村山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