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讀者對我專欄的評論……

2020/09/30


  村山宏 為日經中文網撰稿:筆者之前在這個專欄刊登了《今天的日本沒有擴張領土的想法》這一文章。文章內容的宗旨是不管什麼樣的國家,過度對外擴張的政策都將毀滅國家。日本通過侵華戰爭這一殘酷歷史學到了這個真理。這是普遍性的真理,美國和中國也都逃不過這條真理。這篇文章在微網誌上有約300條評論,大部分都是反對筆者的意見,稱「日本難以相信」的內容很多。在閱讀讀者評論的過程中我産生了很多感想,此次打算聊聊這些感想(有人提及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因這是非常複雜的問題,將在以後的機會詳述)。

       

                 

  希望大家不要誤解,筆者並沒有説日本和中國之間沒有可能發生武力衝突。兩國圍繞各種權益展開競爭,在海上和空中發生戰鬥的可能性並不是零。如果美國和中國發生戰鬥,日本也有可能以輔助的形式支援美國。中國的國防相關人士警惕日本是理所當然的。兩國民眾今後都應為避免戰爭而付出努力。筆者在上次的專欄中闡述的是,現代的日本沒有在中國獲取領土的想法。這是因為武力進攻、佔領和維持治安需要巨大成本,對日本人來説,沒有任何好處。

             

   

 專欄-日本人小聲説

       

 今天的日本沒有擴張領土的想法

           

 愛國,就不要吃過鹹食物 

               

   漢族歷史上為何數次被少數民族統治

        

 厲害了,我的日本 

           

 從米其林看中國産業的弱點

         

 不要被「傳統」欺騙 

                                  

   更多》》》

  在對筆者的批評當中,説日本輿論「對中國的敵對感情太強烈,難以相信」 這一內容令人在意。的確,日本的部分新聞網站上,充滿了對中國譭謗的評論,不過這些內容並不是主張侵略中國,只是對中國政治社會進行批評,主張日本為保護本國的利益和價值,與中國斷絕關係。這些言論是在任何國家都能看到的本國優先思想,附帶了厭惡外國的排外主義傾向。然而,排外主義絕不會成為日本的主流思想。與美國和中國擁有巨大內需的國家不同,日本閉關鎖國,就無法維持經濟。

              

  根據日本學者的多項調查顯示,在網際網路用戶中,發佈排外主義評論的僅佔整體的2%左右。這些用戶看起來像是多數派,是因為他們在顯眼的網站上發出引人注目的言行,其實只是少數派。正因為是少數,他們才試圖以極端的主張吸引大家的注意。得到這些人支援的右翼日本航空自衛隊前幕僚長2014年參加東京都知事選舉,得票數只有約61萬,只佔東京都1100萬選民的5%多。在網站上,具有相同思想傾向的人容易聚集到一起,發出類似的主張。如果只看有排外主義傾向的人聚集的網站,就會誤以為有反華傾向的思想在日本是多數派。

            

  反過來,如果去看被稱為自由主義左派(Liberal)匯聚的網站,就會感到日本人是完全的和平主義者。希望大家不要只看一部分網站的輿論,就認為日本人全都敵視中國。那麼,報刊和電視那樣的傳統媒體是否就能代表日本的輿論呢?這也難以做出肯定回答。因為日美歐的媒體帶有親政府或是反政府的傾向,媒體的主張往往不是偏向親政府就是偏向反政府。有些媒體為了強烈闡述自己的主張,有時會特意提出與一般民眾不同的論調。很多人都對記者們居高臨下的單方面主張感到厭惡。

             

  下面的這個例子可以讓大家實際感受到掌握輿論有多難。安倍晉三前首相宣佈辭職後,國內有一項關於誰會適合出任下一任首相的調查。在網上的人氣投票中,行政改革擔當相(前防衛相)河野太郎,對南韓持強硬態度,獲得壓倒性支援。在通訊社的輿論調查中,自民黨前幹事長石破茂,倡導與中國和南韓搞好關係,表現超群,排在了首位。沒想到在最終階段的報社輿論調查中,菅義偉超過了石破。菅義偉隨後上任首相,支持率高達74%,躍居歷屆首相第3位。辨別輿論真假,必須要從網路、傳統媒體、輿論調查、財經界、工會、文化人士等各種立場和角度加以分析。

   


          

  掌握日本人的政治傾向很難,筆者的分析大致如下。觀察各種輿論調查,就會發現佔人口50%的人是屬於不關心政治或是沒有特定政黨支援的階層(這也是個問題,但此次不加詳述)。30%左右屬於支援自民黨的保守階層,此外,包括在野黨在內、支援主張穩健的政黨階層加起來為10%左右。剩下的10%則是屬於支援強烈主張右翼傾向或是左翼傾向的政黨和政治家的階層。日本眾議院選舉投票率有5成多,其中50%投票給自民黨,這個數據證明了輿論調查的正確性。不論是右翼還是左翼,持極端意見的政治家在選舉中很難當選。

                                           

  比較複雜的是,屬於最大保守勢力的自民黨也不都是右翼。自民黨中既聚集了美化侵略戰爭的右翼、也有主張反戰的自由主義派。在處於自民黨中樞的有影響力的政治家當中,很多人都長期與中國和南韓保持著密切交往。這些人在網際網路站上被視為賣國賊經常遭到謾罵。對中國而言,是不是自由主義左派就是最好的呢?那也未必。2009年至2012年,民主黨掌握政權,反美親中的自由主義左派政治家居多,然而2012年民主黨野田政權時,日中對立出現了激化。之後自民黨中最右翼的安倍內閣上台,日中關係出現好轉。

            

  易變的輿論難以辨真假,國際關係也不會只受輿論和領導人理念的影響。只關注他國部分網際網路和引人關注的領導人的極端意見,就以此為依據來判斷那個國家的局勢,這是絕對不行的。包括反思在內,筆者這樣告訴自己。這次《今天的日本沒有擴張領土的想法》在微網誌上獲得約300條評論,雖然大部分都是對筆者的批評,但微網誌上獲得「讚」的數量也有近2500個。更多的中國讀者並沒有發出聲音,只是低調地理解了筆者的本意。引人關注的網上評論是絕不會代表輿論的。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村山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