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該如何治本
2013/02/25
![]() |
上海市內的茅台等高檔酒的賣場 (Kyodo) |
估計今後也許會出現雖然希望懲治腐敗官員,卻不希望看到經濟如此趨冷的呼聲。或者也會有人猜測:「考慮到經濟,反腐敗活動早晚會結束。忍到夏天吧」。筆者在日經中文網上的《北京的飯菜為何這麼好吃?》一文中建議,將公務員的飲食標準限制在一定金額以下,隨後被不少中國媒體轉載。我甚至會有這樣自高自大的想法:春節商戰的下跌會不會跟我的建議有關?。
但是,我並不打算收回以前説過的話。而是希望此次的反腐不會像政治運動一樣很快結束,能將享有不透明利益的官員繩之於法。同時,從此次春節商戰遇冷現象中可以看到中國扭曲的經濟結構。僅僅官員和企業高管減少宴會和奢侈品消費,為什麼就會讓消費增長乏力呢?這難道不是因為有錢的人、花錢的人僅限於官員和企業高管嗎?
在中國,花錢的主體是政府和企業,這從國內生産總值(GDP)的構成比中可以看出。中國民間消費(個人消費)佔GDP的比例僅為3~4成,而政府和企業支出(投資與消費)則達到近6成。這一比率在美國卻完全相反。在美國,個人消費佔GDP的7成以上,而政府和企業支出則不到3成。中國實現增長依靠的是政府和國有企業高管花費組織中的金錢,而美國實現增長依靠的卻是民眾花費自己的錢。
![]() |
真正希望消除官員和國有企業高管的腐敗,僅僅依靠懲治貪腐是不夠的。即使以法律加以處罰也不夠。必須減少進入政府和企業部門的財富,同時將財富更多分配給普通民眾。就像螞蟻聚集在甘甜的蜂蜜上一樣,政府和企業裏有取之不盡的金錢,因此大量腐敗份子聚集於此,以攫取金錢和利益。如果政府資金出現剩餘,減輕稅負即可,如果企業資金出現剩餘,提高員工工資即可。
從另一個角度觀察中國民間消費羸弱的現象,則體現了中間階層尚未完全成長起來的現狀。在中國僅極少一部分階層生活富裕,這樣的社會對民主主義的實現極為不利。原因在於一部分人能夠輕易支配力量弱小的大多數人。而如果存在富裕的中間階層,他們會發出多種意見,因此一部分人就不能繼續隨心所欲了。
反過來説,中間階層力量薄弱的社會即使實施所謂的民主程式選舉也很難培育出健全的民主主義。這是因為經濟實力雄厚的統治階層擁有強大影響力,導致大多數民眾的聲音被忽視。另一方面,迎合底層民眾的部分政治家很容易走向極端,使社會出現動盪。
筆者之前就説過中國要實現民主主義僅僅要求實施選舉和保障自由是不行的。必須讓全社會養成按民主程式辦事的習慣,同時民間必須設立監督政府的機構。除上述以外還必須轉變經濟結構,沒有經濟民主化就沒有真正的民主化,原因是民間力量不壯大民主主義就只是個擺設。
再回到當前消費低迷的話題上。受「反腐」影響而銷售額增長放緩的高檔飯店和奢侈品店是不是一直以來過於依賴部分財大氣粗的「官需」?消費行業的相關企業今後是不是該多關注一下不斷成長的中間階層呢?經濟民主化當然需要改革財富分配結構,但位於腐敗鏈條上的企業自身的改革同樣必不可少。
日本的河流60年代由於工業污染魚類消失無蹤。河川中的浮游生物發生了變異。而在腐敗的鏈條上的也都是奇怪的「生物」。日本在經過治理後,魚類逐漸回歸。魚兒在清澈的河流中游來游去的樣子著實令人心情愉悅,希望中國社會也能如此。關注日經中文網新浪微網誌
(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專欄——日本人小聲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