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法律很有用
2013/08/19
![]() |
很多中國人對法律存有誤解。不少人覺得法律是政府制定的規則,是用來束縛民眾的。其實筆者小時候也曾這麼想。雖然大學時主修法律,但是一開始卻很後悔選擇了這樣一門要背很多規定的麻煩學問。但在實際學習過程中發現,法律並不是一門只需死記硬背的單純學問,而是有邏輯的整理複雜的權利關係,最後導出結論。司法解釋的展開與數學的論證和邏輯學十分相似。筆者對法律的誤解雖然消除了,但是又開始後悔不該選擇這樣一門難學的專業。
|
在日本,文科系的人氣專業依次為法學系、經濟系、文學系(包括外語)和商學系(企業管理和會計)。法學系最受歡迎是因為對找工作有利。和筆者一屆的同班同學現在活躍在各行各業,有不少人當了律師,也有人成為三井物産的職員、NHK的記者以及東京都公務員。這或許説明了整個日本社會都需要學習法律的人才。
在日本,要想成為財務省和外務省等政府部門的高級官員都必須接受法律考試,所以政府部門的職員大多來自法學系。所有的政策都必須依法執行,外交方面,締結條約也必須用到國際法知識。筆者經常寫一些經濟和企業經營方面的文章,如果不懂法律知識,想必無法理解消費者和股東的權利吧。
這麼説可能會被中國人笑掉大牙。不少中國人會説「中國是人治國家,法律沒什麼用」。中國的大學和日本正好相反,法律似乎是文科系中最冷門的專業。主修法律的學生除了律師等法律行業的工作之外,很難找到其他工作。儘管從很早之前就開始提倡依法治國,但是也許直到現在整個中國社會也沒有重視法律。
「在中國,關係大於法律。如果有掌權者幫忙,法律等都能矇混過去」。事實可能的確如此,但真的可以這樣下去嗎?由於政府官員和企業高管中沒有法律方面的專家,不法行為和不平等行為正在橫行。大家都不尊重法律,結果社會整體將受到損害。在聽到樓頂建別墅事件後,筆者即有如此感覺。
最近,筆者聽到了一條稍稍令人振奮的消息。在想到日本留學的中國人中,希望學習法律的人正在增加。要在過去,人們肯定會説,「即使學習日本法律,由於和中國法律不同,也沒什麼意義」。實際上,中國法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日本的影響。因為戰前很多中國人赴日本留學學習法學,而在回國後,這些人在國民黨政府時代的中國制定了大量法律。
而追根溯源,日本法律的源流是法國和德國的「大陸法」。雖然前蘇聯也創造了「社會主義國家法」這一概念,但其基礎仍然是歐洲的「大陸法」。現代中國通過前蘇聯學習了「社會主義國家法」,但中國人通過日本吸收「大陸法」,理解起來會很快。「大陸法」國家的具體法律條文雖有不同,但邏輯運用方式總有相似之處。
中國人學習日本法律並非毫無用處,而肯定有用武之地。樓頂建別墅事件,日本也曾發生類似的法律糾紛。1960年代在公寓的陽臺上建溫室的行為遭到控告,結果建溫室的居民敗訴。當時的邏輯運用應該可以適用於中國的法律體系。在日本,為了阻止寵物糞尿引發的惡臭而提起訴訟的案例也不在少數,這也可以作為參考。
順便説明一下,法律也具有另外的作用。筆者習慣在失眠的夜晚閱讀法律教科書。於是10分鐘不到就能進入深度睡眠狀態,無需安眠藥。法律確實很有用。
作者村山宏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專欄-日本人小聲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