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菜並非世界第一!
2013/12/09
|
中國菜果真世界第一好吃嗎?我以前曾在日經中文網的專欄裏指出輿論調查是非常靠不住的東西,但涉及這個話題,則不得不依賴輿論調查。作為顯示某種傾向的數據,輿論調查可以作為參考。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在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南韓、美國、法國和義大利等國家和地區進行了名為「喜歡的外國菜」(可多選)的調查。結果顯示,第一是日本料理(21.1%),第二是義大利菜(12.8%)、第三是泰國菜(10.5%)、第四才是中國菜(9.3%),第五是南韓料理(8.5%)。
可能有人會説,日本的調查不值得信任,那麼就介紹一下第三國的調查結果。南韓農林水産食品部發佈的各國料理排名是以歐美和亞洲等5個國家為對象進行調查,並針對各國料理的味道、服務和氣氛等39個項目進行的綜合評分。在這個排名中,第一是義大利菜(80.1),第二是日本料理(78.3),第三是西班牙菜(76.7),第四是法國料理(76.3),第五是中國菜(75.8)。
酒店預約網站Hotels.com實施的「全球遊客評選旅遊國料理最好吃國家」的調查結果顯示,第1位由義大利(32%)獲得,第2位以下則分別是法國(24%)、日本(18%)、中國(13%)和西班牙(11%)。
正如各種調查結果所顯示的那樣,中國菜排在了第4位或第5位的較高名次。也就是説,眾多外國人認為中國菜好吃,中國菜也獲得了各國的高度評價,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中國菜世界第一。但是,中國人卻在既沒有根據也沒有比較的情況下堅稱中國菜是世界第一。
在與中國人交談時,我經常對中國人為何拘泥於世界第一感到迷惑不解。儘管中國已經獲得很高評價,但中國人卻仍然追求「第一」,甚至有時會勉強顯示自己是第一。而勉強顯示自己是第一的時候,就會對自身的實際水準作出過度評價。這些虛假的自我認識有時將帶來不必要的過度自信,進而阻礙發展。
事實上,過去的日本人也存在過追求第一的傾向。日本在19世紀後半期被迫與歐美列強簽訂了不平等條約,作為黃色人種受到歧視。當時,遠赴歐美的日本人為了找回「驕傲」,總是拼命向歐美人宣傳「日本的詩歌、武士道和美術多麼優秀」。
不久,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成為戰勝國的日本步入了世界「5大國」的行列並開始洋洋得意。雖然當時的日本並不具備這樣的實力,但卻渴望被全世界認可為一流國家。日本強行封自己為大國,欺侮中國,並跟美國和蘇聯進行了無謀的戰爭。戰後的一段時間裏,日本甚至將蘋果的名稱取名為「世界第一」,並未達到世界第一而自詡為「東洋第一」的溫泉設施和遊樂園也隨處可見。
中國如今以各種各樣的世界第一為傲,例如超級電腦的計算能力、高速鐵路的行駛速度以及地鐵的延伸距離等。但是,專家們心知肚明,現在還不是應該驕傲的時候,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遺憾的是普通大眾並不具備這種思考方式,盲目的狂熱籠罩著中國社會。
中國要想進一步發展就應該丟掉「世界第一病」。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即使不驕傲自滿,今後世界也會客觀地評價中國。日本自蘇聯解體後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1992年前後開始也已不再以世界第一為傲。中國也已經到了客觀評價自身實力,虛心改進不足地方的階段了。
再回到料理的話題上來。筆者認為最好吃的是法國料理,其次是中國菜(粵菜)。不過,平時常吃的飯菜中,我最喜歡吃的是咖哩飯和拉麵。在日本,從小孩到老人,最受歡迎的料理一直都是從印度料理演變來的咖哩飯和從中華料理改良而來的拉麵。我要大聲説:日本料理並不是世界第一。
作者村山宏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
專欄-日本人小聲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